蝶恋花·秋思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轣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蝶恋花·秋思》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此词描述与情人辞家早行的全过程。上片写别前,下片写别时、别后。全词句句均由不同的画面组成,并配合以不同的声响。这样的组合充分表现出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形象地体现出随时间的推移、场景的变换、人物表情与动作的变化。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月皎(1)惊乌栖不定。更漏(2)将残,轣辘(3)金井(4)。唤起两(5)炯炯(6),泪花落枕红棉(7)冷。

月光皎洁明亮,乌鸦的叫声不停。更漏已经要没有了,屋外摇动辘轳在井里汲水的声音传进房间。这声音使女子的神情更加忧愁,一双美丽明亮的眼睛流下了泪水,她一夜来眼泪未曾停流,连枕中的红绵都已浸湿。

执手(8)霜风吹鬓影(9)。去意徊徨(10)别语(11)愁难听。楼上阑干(12)横斗柄(13),露寒人远鸡相应。

两人手拉着手来到庭院,任霜风吹着她的头发。离别的双方难舍难分,告别的话儿听得让人落泪断肠。楼上星光正明亮,北斗星横在夜空。人越走越远,偶尔传来晨鸡的报晓之声,与那远人的脚步声遥相呼应。

注释

(1)月皎:月色洁白光明。

(2)更漏:即刻漏、漏壶,古代计时器。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故称。

(3)轣辘:象声词,形容车轮或辘轳的转动声,此处指井上汲水辘轳转动的声音。

(4)金井:井栏上有雕饰的井。一般用以指宫庭园林里的井。

(5)眸:眼珠。

(6)炯炯:明亮或光亮貌。

(7)红棉:是指用棉花填充的红色枕头。

(8)执手:犹握手;拉手。

(9)鬓影:鬓发的影子语本唐骆宾王《在狱咏蝉》:“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10)徊徨:徘徊彷徨。形容惊悸不安或心神不定。

(11)别语:惜别之语。唐韩愈《送灵师》诗:“别语不许出,行裾动遭牵。”

(12)阑干:横斜貌。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13)横斗柄:谓北斗星的柄横斜。指拂晓时分。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的三颗星象古代酌酒所用的斗把,叫做斗柄。

创作背景

从词意看,《蝶恋花·秋思》此词是周邦彦在一个秋天的早晨为送别情人辞家早行而作。具体的送别对象与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文学赏析

《蝶恋花·秋思》此首纯写离情,题曰「早行」,出现在词中的是行者在秋季晨风中离家时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景。篇中没有感情的直抒,各句之间也很少有连结性词语,所以,词中的离情主要是靠各句所描绘的不同画面,靠人物的表情、动作和演出来完成的。

上阕写别前。开篇三句自成一段。「月皎惊乌栖不定」写的是深夜,月光分外明亮,巢中的乌鸦误以为天明,故而飞叫不定。这是从视觉与听觉两方的感受概括出来的,暗示行者整夜不曾合眼。「更漏将阑,辘轳牵金井」两句,点明将晓。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更漏中的水滴已经快要滴尽,夜色将阑。同时远处传来辘轳的转动声,吊桶撞击着井口声,已经有人起早汲水了。这三句表现出由深夜到将晓这一时间的进程。「唤起」两句另是一段,转写女方的悲伤。「唤起」的施动者是谁过去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行者,「知天已晓,唤起所别之人」;一种认为「闻乌惊漏残、辘轳声响而惊醒泪落。」「唤起」,既是前三句不同声响造成的后果,同时又是时间演变的必然进程:离别的时刻来到了。所以,就全篇来看,似以后一种解释为佳。如解释为行者把女方「唤起」,则自然要冲淡这首词所表出的那种离情的深刻性。「两眸清炯炯」,也非睡足后的精神焕发,而是离别时的情绪紧张与全神贯注。联系下句「泪花落枕红绵冷」,可见这双眼睛已被泪水洗过,「唤起」之后,仍带有泪花,故一望而「清」,再望而「炯炯」有神。同时,这一句还暗中交待出这位女子的美丽,烘托出伤别的气氛。「冷」字还暗出这位女子同样一夜不曾合眼,泪水早已把枕芯湿透,连「红绵」都感到心寒意冷了。

下阕写别时、别后。前三句写别时依依难舍之状,曲折传神。「执手」,分别时双方的手相互紧握。古诗文里「执手」,多和惜别有关,兼示深情。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里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诗经·邶风·击鼓》里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霜风吹鬓影」,是行者饱看女方,刻印下别前最深刻的印象:鬓发在秋季晨风中微微卷动。「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二句,看似写情,实则是写动作。作者几度要走,却又几度转回来,相互倾吐离别的话语。这话语满是离愁。「难听」不是不好听,而是令人心碎,难以忍听。终篇两句写别后景象,又是一段。这两句写行者远去,但还恋恋不舍地回头遥望女子居住的高楼,然而这高楼已隐入地平线下去了,眼中只见斗柄横斜,天色放亮,寒露袭人,鸡声四起,更衬出旅途的寂寞。人,也越走越远了。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如真清之『断肠院落,一廉风絮。』又『掩重关、偏城钟鼓』之类是也。」其实,「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也是「以景结情」的成功的妙句。

如上所述,该词最显著的特点是全篇句句均由不同的画面组成,并配合以不同的声响。正是这一连串的画面与音响的完美组合,才充分表现出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形象地体现出时间的推移、场景的变换、人物的表情与动作的贯串。词中还特别注意撷取某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来精心刻画,如「惊乌」、「更漏」、「辘轳」、「霜风」、「鬓影」、「斗柄」、「鸡鸣」等等。与此同时,作者还特别着意于某些动词与形容词的提炼,如「栖不定」的「栖」字,「牵金井」的「牵」字,「唤起」的「唤」字,还有「吹」、「清」、「冷」等等,这一系列手法综合起来,不仅增强了词的表现力,而且还烘托出浓厚的时代气息与环境氛围,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真实感。

作者简介

周邦彦

周邦彦

北宋文学家、音乐家,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参考资料

  • [1]周邦彦.周邦彦选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88-90
  • [2]毕宝魁 艾丽辉.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写作.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289-290
  • [3]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042
  • [4]沈兰 等.古汉语常用词典 .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6、254、586、602、85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