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三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春来准拟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
他日一杯难强进,重嗟筋力故山违。
作品简介
《十二月一日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通过描写云安的景物表达诗人寓居云安的感受。第三首诗拟想他日春光明丽,由行将赏春而产生难返故里、终老峡中的担忧和感叹。各章各联各句联系自然而紧密。整组诗匠心独运,构思缜密,浑然一体又层次井然,具有动人情性的感染力。
译文注释
译文
即看(1)燕子入山扉(2),岂有(3)黄鹂历翠微(4)。
春意萌动,想象中即幻现出一片春光烂漫之景:燕子飞入山间,黄莺在枝上啼鸣。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临水岸边开满的粉红的桃花,轻飘飘的柳絮沾点人的衣裳。
春来准拟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
春天来临一定能长久地大开心怀,人已衰老亲朋故旧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他日(5)一杯难强进,重嗟筋力故山(6)违。
来年春天可能喝一杯酒都勉强,故里难归,不觉又重嗟累叹起来。
注释
(1)即看:马上可看到,言春来之速。
(2)山扉:山门,泛指山里。
(3)岂有:岂不有,将有。
(4)翠微:山腰春色。
(5)他日:指来春。
(6)故山:指长安。
创作背景
《十二月一日三首》这组诗当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冬杜甫流寓云安时。黄鹤注:“永泰元年秋,公至云安,是冬在云安作。明年春晚,迁居夔州。”
文学赏析
第三首紧承“春花”句,写快降临之春意。前二联是逆道春花烂漫。燕子、黄鹂、桃花、柳絮都是只有春色明媚时方可见到的胜景。诗人抓住这些春之信使浓墨重彩地渲染,遂令人感到春风拂面可人,美景供目赏心,宛如置身于艳阳春,而诗人愉悦兴奋之情亦寓于其中。
颔联精心锤字炼句,也增添了艺术性。桃花而临水,柳絮而点人,状物传神。特别是用“短短”迭字米描写桃花,其确切不移,深为前人赞赏。清黄生说:“短短,字老而趣。如小小则嫩,矮矮则俗,灼灼则太文,皆替此二字不得。”后二联诗人预写春日之情。亲知是亲朋知己。他日是来春。故山指故长安。
颈联上句承前说,春天来了,盼望已久的对景畅饮可以如愿了,欢快溢于言表。下句陡转说,可惜人已老了,亲朋知已见面又稀少,即使眼前春意蓬勃,怕也难开怀了。
尾联出句又一转,烟花似锦的春色终究是赏心悦目的,不可不伙酒作乐。不过不得痛饮,或许连一盏酒也难勉强喝尽了。对句则补述其因,深叹人老、力衰,又是客中逢春久别故山,终非尽欢纵饮之日。前人对第三首诗评价极高。清卢世潅说末章尤空奇变化,其虚实实虚、有无无有之间,妙极历乱。而怀人叹老,抱映盘纡,此老杜七律之神境。所谓虚实、实虚,有无、无有,就是指诗人料想来日,逆道春色,恍若身临;所谓怀人叹老,抱映盘纡,就是指后二联那种复杂的感情波澜的回旋起伏。
杜诗联章律诗率有章法。这组诗也是匠心独运,构思缜密的。首章首句“春意动”笼罩全篇。尾联由春近念朝正而结出还朝。次章前二联腊月见春,末联由来春春浓而结出下峡。三章预拟他日春光明丽,由行将赏春而结出难返故里、终老峡中之忧叹。可以说,全诗腊中春意有如明线,绾合始终,而思归不归之感恰似隐线贯穿首尾。各章各联各句的内在联系,自然而紧密。这样的布置结撰使得作品浑然一体而又层次井然,增强了动人情性的感染力。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63
- [2]陈贻焮.杜甫评传(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65-766
- [3]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7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