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

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秋风辞》是西汉武帝的作品。西汉元鼎四年(西元前一一三年),汉武帝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阴县(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祭祀后土,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秋风辞》。诗以景物起兴,继写楼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热闹场面,最後以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作结。全诗比兴并用、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音韵流畅,且适合传唱,是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的佳作,历来受到赞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1)兮雁南归。

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2),怀佳人(3)兮不能忘。

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难忘怀。

(4)楼船(5)兮济汾河(6),横中流(7)扬素波(8)

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划动船桨扬起白色的波浪。

箫鼓(9)(10)棹歌(11),欢乐(12)兮哀情多。

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年轻的日子早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

注释

(1)黄落:变黄而枯落。

(2)兰有秀兮菊有芳:秀:此草本植物开花叫“秀”。这里比佳人颜色。芳:香气,比佳人香气。兰、菊:这里比拟佳人。“兰有秀”与“菊有芳”,互文见义,意为兰和菊均有秀、有芳。

(3)佳人:这里指想求得的贤才。

(4)泛:浮。

(5)楼船:上面建造楼的大船。泛楼船,即“乘楼船”的意思。

(6)汾河:起源于山西宁武,西南流至河津西南入黄河。

(7)中流:中央。

(8)扬素波:激起白色波浪。

(9)鸣:发声,响。

(10)发:引发,即“唱”。

(11)棹歌:船工行船时所唱的歌。棹(zhào):船桨。这里代指船。

(12)极:尽。

(13)奈老阿:对老怎么办呢?

创作背景

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十月,刘彻到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祭祀后土(土地神)。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身为大汉天子的刘彻,一生享尽荣华,又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衰老和死亡。宴尽之余,于是写下《秋风辞》此篇。

文学赏析

《秋风辞》全诗比兴并用、情景交融,是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的名作。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谓写「乐极哀来,惊心老至」,一谓「此辞有感秋摇落。系念求仙意,『怀佳人』句,一篇之骨」(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三》)。张玉谷又补充说:「以佳人为仙人,似近、乎凿。然帝之幸河东,祠后土,皆为求仙起见,必作是解,于时事始合,而章义亦前後一线穿去」(同上)。诗中求仙之意不明说,只以「怀佳人兮不能忘」一句暗点,意趣含蓄,妙在其中。

《秋风辞》全诗共有九句,可分作四层:「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为第一层,点出季节时令特点。这两句状物描景,有色彩形象,有流动感,念来自然平易,而句式结构又十分紧促干练,起、飞、落、归这几个动词的组合,直给人以物换星移的紧迫感。此後曹「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和唐诗「秋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等诸如此类的佳句,无不受到《秋风辞》的启示,而兀出一定的继承、借鉴关系。明人谢榛以为,《秋风辞》之起句,出于高祖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四溟诗话》)。仅从字面看,固然不错;但两者的境界和情韵,却颇为异趣:「大风起兮云飞扬」,苍莽辽阔,表现的是风云际会中崛起的雄主壮怀;「秋风起兮白云飞」,则清新明丽,荡漾着中流泛舟、俯仰赏观的欢情,联系後句,其韵味似乎更接近于《九歌·湘夫人》的「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而武帝,大约也正从这相似的情境,联想到了《湘夫人》「沅有茝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不禁脱口吟出了下联两句。

三、四句「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为第二层,是作者的因景联想和中心情思,兰草的秀丽,菊花的清香,各有千秋,耐人品味。春兰秋菊自有盛时,作者观赏的情趣和心态可以相见。接着作者由对花木的观赏,引发起对佳人的怀念,这种由物到人的移情,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是常用的手法,如屈原《离骚》有「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子。「怀佳人兮不能忘」里的「佳人」不仅仅局限在字面的本身,它也可以包容了作者对事业的追求心愿,正象屈原以美人比喻自身理想的高洁一样。

也有观点认为武帝于把酒临风之际,怀念的心中「佳人」是指那位「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北方「佳人」李夫人。李夫人死于元狩年间,武帝思念不已,竟至于信少翁之说,夜致其形貌于宫,在隔帷伫望之中,唱出了「是邪?非邪?立而望之,翩何姗姗其来迟」的迷茫之歌。而今七、八年过去,武帝还是不能忘怀于她,终于在秋日白云之下,又牵念起这位隔世伊人了。这两句化用《九歌》人神相殊之境,写武帝对「佳人」的生死相望之思,确有鲁迅先生所说那种「缠绵流丽」的韵致。

五、六、七句「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为第三层,是泛舟中流的生动描绘,诗情复又一振,极写武帝泛舟中流、君臣饮宴的欢乐景象。汉武帝与群臣祭祠后土之後,坐着楼船渡过汾河,但见河中心翻滚起白色的鳞鳞水波,这时楼船上宴饮正酣,箫鼓齐鸣,乐工歌伎们唱着舞着,与那艄公划船的声音上下相应和,不绝于耳。这一层每句均包含两个动词,依次泛、济、横、扬、鸣、发的排列开来,将「忻然中流」的热烈场面彩绘得声情并茂,呼之欲出。

八、九句「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为第四层,是作者此次行幸河东,乐极哀来的深沉感慨。过分的欢乐之後,又带给人哀怨的心绪,青春难再,老之将至,因而不得不及时行乐了。这一描状自然景物後的思想归结,仍没有摆脱了古代骚人墨客的低沉情调。正象汉武帝本人一样,既有平南越、斥匈奴、兴太学、崇儒术的文治武功,又有敬神仙、请方士,因横征暴敛至使「流民愈多,盗贼分行」的过错(见《汉书》卷四十六《石庆传》),所以这首《秋风辞》既有不少自然流畅,使人成诵难忘的秀句,又有叹息人生短暂的虚无色彩。

总结看来,首二句写秋景如画,三、四句以兰、菊起兴,融悲秋与怀人为一。以下各句写舟中宴饮,乐极生哀,而以人生易老的慨叹作结。

此诗语言清丽、明快,句句押韵,节奏快,乐感强,在艺术风格上受楚辞影响较大,首两句受到宋玉《九辩》的影响、、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雁靡靡而南游兮,鸥鸡啁哳而悲鸣」等等,均为《秋风辞》所取影。前四句两句一换韵,後四句又另押一个韵,共三个韵。在句式上,每句中带一「兮」字,也与楚辞相近,所以被辩体批评家称为楚调乐府。

全诗构思巧妙,意境优美,音韵流畅,很适合于传唱。

作者简介

刘彻

刘彻(汉武帝)

西汉第七位皇帝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西汉第七位皇帝(含前后少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的历史影响深远而复杂,评价亦存争议。死后谥号孝武皇帝,宣帝时上庙号世宗。

参考资料

  • [1]梁时,周笃文主编;徐晋如注评.华夏之歌 中华爱国思乡诗选:华艺出版社,2001:24
  • [2]任克良编.拜城诗词选编:中国文化出版社,2010:14
  • [3]李寅生著.中国古典诗文精品读本 上册: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82-83
  • [4]霍松林著.霍松林选集 第十卷 历代好诗诠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