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沔水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鴥彼飞隼,载飞载扬。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小雅·沔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三章,前二章每章八句,后一章六句。第一章写诗人对当权者不制止祸乱深为叹息,指出祸乱发生,有父母的人会更加忧伤;第二章写诗人看到那些不法之徒为非作歹,便坐立不安,忧伤不止;第三章写无人止谗息乱,诗人心中愤慨不平,劝告友人应自警自持,防止为谗言所伤。全诗以沔水飞隼起兴,反复表达诗人忧乱忧谗的心情。诗中比兴表现手法的连用,大大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2)彼流水,朝宗(3)于海。(4)彼飞(5)载飞载止(6)(7)我兄弟,邦人(8)诸友(9)。莫肯(10)乱,谁无父母?

条条河流水弥漫,倾注大海去不休。空中游隼迅捷飞,时而飞翔时停留。可叹可悲我兄弟,还有乡亲与朋友。没人想到止丧乱,谁无父母任怀忧?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11)。鴥彼飞隼,载飞载(12)。念彼不迹(13)载起载行(14)。心之忧矣,不可(15)忘。

条条河流水弥漫,水势浩荡奔腾急。空中游隼迅捷飞,高高翱翔可任意。想到有人不循法,坐立不安独悲凄。心中愁苦无处诉,久久难忘积胸臆。

鴥彼飞隼,(16)中陵(17)。民之讹言(18)宁莫之惩(19)?我友(20)矣,谗言其兴(21)

空中游隼迅捷飞,沿着山陵飞来回。流言蜚语四处传,无人制止和反对。告诫朋友应警惕,种种谣言正如沸。

注释

(1)小雅:《诗经》中“雅”部分,分为大雅、小雅,合称“二雅”。雅,雅乐,即正调,指当时西周都城镐京地区的诗歌乐调。小雅部分今存七十四篇。

(2)沔:流水满溢貌。

(3)朝宗:朝向,归宗。本意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后来借指百川归海。

(4)鴥:逆风疾飞貌。

(5)隼:凶猛的鸟,如鹰、雕、鹗、鹞等,都成为隼,其特点是善于捕杀猎物,飞得高。

(6)载飞载止:载:句首语助词。止:停歇。

(7)嗟:嗟叹。“嗟”字贯下两句,意即嗟叹我的兄弟即国人、诸友。

(8)邦人:指同邦国的人,犹今所谓“同胞”。

(9)诸友:各位同僚。

(10)念:“尼”之假借,止。一说顾,关心。

(11)汤汤:义同“荡荡”,水流浩荡貌。

(12)扬:高飞。

(13)不迹:不循法度,不按正道而行。

(14)载起载行:坐立不安的意思。起,起来。行(háng),行走。

(15)弭:止,消除。

(16)率:循,沿着。

(17)中陵:陵中。陵,丘陵。

(18)讹言:谣言。

(19)宁莫之惩:宁莫:难道不。惩:止。

(20)敬:同“警”,警戒,提防。一说用心,慎重。

(21)其兴:将要兴起。其,语气词。

创作背景

《小雅·沔水》,《毛诗序》以为是“规宣王”之作,语甚概括,但未言所规者为何事。朱熹《诗集传》以为“此忧乱之诗”。今人高亨《诗经今注》谓“这首诗似作于东周初年,平王东迁以后,王朝衰弱,诸侯不再拥护。镐京一带,危机四伏。作者忧之,因作此诗”。

文学赏析

《小雅·沔水》全诗共分三章。第一章写诗人对当权者不制止祸乱深为叹息,指出祸乱发生,有父母的人会更加忧伤。第二章写诗人看到那些不法之徒为非作歹,便坐立不安,忧伤不止。第三章写无人止谗息乱,诗人心中愤慨不平,劝告友人应自警自持,防止为谗言所伤。

一方面由于环境险恶,另一方面也由于这是一首抒情诗,所以诗中对祸乱没有加以具体叙述,而只是反映了一种不安和忧虑的心情。忽而写丧乱不止忧及父母,忽而写忧丧畏谗,忽而劝朋友警戒,诗句中反映出诗人的形象。他生当乱世,却不随波逐流,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关心国事,对丧乱忧心忡忡。动荡的社会让他不得安宁,与“不肯念乱”的当权者形成强烈的对比。他爱憎分明,既担心丧乱殃及父母,也担心兄弟朋友遭谗受害,对作乱之徒充满了憎恨。

另外,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这首诗中也用得很有特点。每章开头四句(末章似脱两句)连用两组比兴句,这在《诗经》中很少见。首章以流水朝宗于海,飞鸟有所止息暗喻诗人的处境不如水和鸟。次章以流水浩荡、鸟飞不止写诗人忧心忡忡而坐立不安。末章以飞鸟沿丘陵高下飞翔写诗人不如飞鸟自由。诗中比兴的运用虽然大同小异,但决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各自有所侧重。它不仅暗示了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有较明确的引发思路的作用,而且让人感到新鲜贴切,增加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忧乱畏谗的感叹和沉痛的呼喊,而这正是对“分明乱世多谗,贤臣遭祸景象”(方玉润《诗经原始》)的高度艺术概括。

作者简介

诗经

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参考资料

  • [1]朱 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82
  • [2]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271-273
  • [3]周明初等 注释.诗经.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123
  • [4]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393-395
  • [5]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70-372
  • [6]李山 解读.诗经(节选).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