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帝末京都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

曲如钩,反封侯。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顺帝末京都童谣》是汉顺帝末年流传于京都洛阳的一首歌谣。这首歌谣揭露了东汉权臣梁冀陷害正直大臣这样真实的历史,对被冤杀的李固充满了同情、哀怜之情,对卑鄙小人得道于世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全诗运用对比手法,语言鲜明有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直如(1)死道边(2)

直如弓弦,死于道边。

曲如(3)反封侯(4)

曲如弯钩,反而封侯。

注释

(1)弦:系在弓背两端的、能发箭的绳状物。

(2)死道边:指李固。李固曾因对策指斥时政,要求“权去外戚、政归国家”,被任为议郎。汉冲帝即位后,任太尉,与大将军梁冀参录尚书事。汉桓帝即位,被梁冀诬陷而死于狱中,并暴尸道路。

(3)钩:一般指形状弯曲,用于探取、悬挂器物的用品。

(4)反封侯:指胡广、赵戒、袁汤等人。因拥立汉桓帝,太尉胡广封安乐乡侯,司徒赵戒封厨亭侯,司空袁汤封安国亭侯。

创作背景

《顺帝末京都童谣》产生于东汉顺帝末年,最初见于《后汉书·五行志》,《乐府诗集》收入《杂歌谣辞》。东汉顺帝死后,继位的冲帝、质帝各在位一年也都相继夭亡。于是,为立嗣君,宫内朝中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太尉李固忠正鲠直,主张迎立清河王刘蒜为帝,因为他是长子,且雅性聪明,敦诗悦礼。外戚、大将军梁冀则为了便于自己操纵朝政,竭力主张立年幼而昏庸的蠡吾侯刘志为帝,而其他朝官如司徒胡广等则附和梁冀。最终,梁冀沟通了白太后,在这场斗争中获胜,刘志即位为汉桓帝。就在桓帝即位的当天,梁冀就将李固免职、下了大狱,并把他杀害于狱中,而后又将李固的尸身暴露在大道边。与此同时,附会梁冀的一帮党羽如胡广、赵戒、袁汤等人被封了侯爵。京都洛阳的老百姓,为如此不公的现实而愤激难平,于是编唱了这支歌谣,作为民意和舆论的反映。

文学赏析

《顺帝末京都童谣》是一首为正直被扼杀鸣不平,因邪恶受宠而嘲讽的童谣。这首童谣所述之事是围绕汉质帝死后由谁继位而展开的,讥刺了朝政混乱,李固等正人被害,胡广等佞臣反而封侯。这首童谣的广为流传,表明了百姓对朝廷中发生的这种黑白颠倒的事情极为愤怒。

“直如弓,死道边”,指的是李固因正直而寒尸道边之事。猎物用的弓虽是弯的,但绷紧的弦却是直的。直如弦的人却死在道边,这里以弓弦之直喻人之正直,但正直人的结局往注是悲惨的——暴尸路边。这对正直大臣的守正被害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赞扬。

“曲如钩,反封侯”指梁冀一伙,他们干了坏事反而封了侯。钩本身是弯的,喻为人处事心曲不正,干不正当的勾当。这里包括看风驶舵、阿谀权贵的胡广。胡广是个典型的圆滑官僚,关于他,当时曾流传这样一个谚语: “万事不理问伯始(胡广字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是说胡广熟悉典章,有办事经验,柔媚谦恭能不抵触任何人。于是,凭着这曲意承奉的处世本领,青云直上,升官封侯。

全首民谣主要运用对比手法,来增强讽刺效果。语句用三字句式,显得调急节迫,铿锵有力。简单的四句十二字,指出了史实,指出了“曲”的结果。从中,褒贬之意,同情、惋惜之情,愤怒、谴责之辞油然跃乎纸上。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许嘉璐 等.二十四史全译·后汉书第一册[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