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菩提偈》是六祖慧能创作的诠释佛教教义的诗偈,共有四首,载于《坛经》。其中前两首偈是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第三首偈表明顿悟之依据、解脱之直道;第四首着重讲修行方法。
译文注释
译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
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
注释
(1)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体性,本自离一切相,无染、净等任何二边分别,觅尘垢了不可得,无可拂拭。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来历,敦煌写本《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文学赏析
第三首偈,见于《六祖法宝·坛经》,流传甚广,为《全唐诗外编》所补录。这首偈表明了顿悟之依据、解脱之直道。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关键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把“佛性常清净”改成“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并非虚无主义,而是直指唯一真是存在的本心本体的本无污染。“本来无一物”与“佛性常清净”同义。郭朋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坛经》的首窜者,不仅不了解‘佛性’论,而且也不了解‘性空’说。”其实,大乘佛教的所谓“空”“无”,是就“妄心”“妄境”而言;若就“真心”“真境”而论,则决非“绝无”。在《坛经》第十五节,惠能有言:“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在《坛经》第二十四节,惠能又说:“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这些都足以证明惠能的思想体系,同“一切万法,自性本空”的理论完全不同。不过在这句话之前,惠能先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他把一切归结于“心”,也即“自性”。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但无论如何,把“佛性常清净”和“本来无一物”等同起来,是不适当的。唐代的黄檗希运禅师(六祖下四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若得此中意,遥何所论。黄檗又说:“祖师直指,一切众生本心本体,本来是佛,不假修成,不属渐次,不是明暗………如此见得,名之为法,见法故名之为佛。”如此,则自在解脱,毋须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