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谢家仙观寄云岑

谢家仙观寄云岑,岩萝拂地成阴。洞房不闭白云深。当时丹灶,一粒化黄金。

石壁霞衣犹半挂,松风长似鸣琴。时闻唳鹤起前林。十洲高会,何处许相寻?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临江仙·谢家仙观寄云岑》是五代词人牛希济的作品。全词两片各三十字,吟咏传说中的仙人谢真人之事,蕴含着一种失意、怅惘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谢家仙观(1)云岑(2),岩(3)拂地成阴。洞房(4)不闭白云深。当时丹灶(5),一粒化黄金。

谢女成仙的道观坐落在云巅,拂地的藤萝将岩壁遮盖。深深的白云中,修行的仙洞洞门大开。据说当年炼丹炉中的仙丹,每一粒都是黄金炼成。

石壁霞衣犹半挂,松风长似鸣琴。时闻(6)鹤起前林。十洲高会(7),何处许相寻?

纷飞的流霞如仙衣半挂在石壁上,松涛阵阵似鸣琴。庙宇前的松林深处,不时传来仙鹤的啼鸣。谢女已去十洲与神仙聚会,哪里才能找到她呢?

注释

(1)谢家仙观:即谢女峡,相传为谢女得道之地。在今广东省中山市境海域中。谢家:指谢真人。观:祠宇,道观。

(2)云岑:云巅。岑:小而高的山岭。

(3)萝:藤萝。

(4)洞房:仙家以洞为居地,此处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5)丹灶:炼丹的炉灶。

(6)唳:鹤鸣。

(7)十洲高会:指仙人在十洲会聚。十洲:海中仙境,仙人所居的地方。

作者简介

牛希济

牛希济

五代词人,雍州节度副使

牛希济(872—?),陇西(今甘肃)人。词人牛峤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丧乱,流寓于蜀,依峤而居。后为前蜀主王建所赏识,任起居郎。前蜀后主王衍时,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随前蜀主降于后唐,明宗时拜雍州节度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