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鹦鹉曲·感事》是元代文学家冯子振创作的散曲。此曲表面上大谈山林果农,尽赏春秋之花,酣饮高歌,醉则入眠,过着安适自得的日子,骨子里却是在津津乐道山林高雅之士的隐逸生活,并借以嘲讽宦海显贵们争名逐利、手忙脚乱之丑态。全曲通篇运用对比和比喻,语言通俗流畅,浅显自然,意境旷达豪放,潇洒飘逸。
译文注释
译文
江湖(1)难比山林住。种果父(2)胜刺船父(3)。看春花又看秋花,不管颠风狂雨(4)。
江湖险恶,难比住在山林;山林里种果树的农夫生活远胜江湖中的船夫。果农看的是春花秋花,不必理会狂风暴雨。
【幺】尽人间白浪滔天,我自醉歌眠去。到中流手脚忙时,则靠着柴扉(5)深处。
哪怕江上白浪滔天,也可以醉酒高歌睡去。船夫到了水流中央手忙脚乱的时候,果农可以悠闲地旁观,靠着柴门休息。
注释
(1)江湖:本义指渔民生活。这里比喻宦海生涯,即在官场之中沉浮。
(2)种果父:种植果树的老农。
(3)刺船父:江湖中撑船的人。
(4)颠风狂雨:暴风骤雨。
(5)柴扉:柴门,指贫寒之家。
创作背景
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冬,冯子振留寓京城,与几位朋友在酒楼听歌女御园秀演唱白贲的《黑漆弩(即鹦鹉曲)·渔父》:“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觉来时满眼青山暮,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其曲优美,只可惜没有人能和韵,因为这支曲子曲牌格律严格难循。当时在座诸人知冯子振之才,便举酒索和。冯子振一时兴发,运用各种题材,前后步原韵共作了三十八首,写景抒情,咏史感怀。《鹦鹉曲·感事》此曲即为其中之一。
文学赏析
这首《鹦鹉曲·感事》紧紧抓住果农和船夫的对比,突出前者的生活逍遥。果农在山林中赏花、饮酒,船夫却要面对惊涛骇浪;船夫中流击水,手忙脚乱,果农却可以置身事外、悠然静观。
果农的真实生活当然不可能那么诗意,这里作者是用果农比喻隐居山林的隐士,他们不问是非,远离现实烦恼,优哉游哉,自由自在,这是作者理想的人生境界。船夫则象征着在俗世浮沉的普通人,他们在惊涛浪中冒险,担惊受怕,这一形象表达出作者对宦海险恶、世事艰难的深刻体验。
对隐逸生活的赞美,这一主题在元曲中很常见,这支小令却选择了一个别致的角度。首先,元人散曲常借渔父、樵夫表现隐士,《鹦鹉曲·感事》却又创造了一个“种果父”形象,其次,这首《鹦鹉曲·感事》中的“刺船”即撑船,宋人戴表元《达观亭歌为健康徐氏作》,憧憬着与友人一同归隐,“何时真脱尘缨去,我自网鱼君刺船”,可见网鱼、刺船同样都是渔父生活的一部分。前人作品中不乏以撑船来表现渔父意象,如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撑一叶扁舟,于青山绿水间徜徉,桨声欸乃,渔歌悠扬,悠闲从容。冯子振《鹦鹉曲》所唱和的白贲《鹦鹉曲》原作,同样写渔父,同样舟行水中:“依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可见冯子振这首《鹦鹉曲·感事》中的“刺船父”其实与“渔父”并无二致,但旁人笔下渔父刺船水中的诗意,到作者笔下却突出为搏击风浪的狼狈不堪,并以此隐喻俗世纷扰,从而使这一传统意象生出新意。
此曲写法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刺船父”和“种果父’两种形象。作品一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每组为一比,平均分配,均衡用力,一安一危,一闲一忙,一静一动,一褒一贬,一扬一抑,不言自明,达到美学上的“匀称美”。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尹志英.元曲三百首[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188
- [2]毕宝魁 尹博.元曲三百首译注评[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5:148-149
- [3]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M].武汉:崇文书局,2020: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