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田赋
条山之阳,黄河之傍,灌莽极目,兽骇鸟翔。畎㽪纵横以远际,沟途陂陁以衍长。经界宛其未改,庐井已不可得而详。问平高之耆老,乃知古虞君之故邦,及芮伯争而未决,质成于文王者也。
呜呼!姬周之造迹,自后稷之建邦,公刘之启土;古公著抚民之庸,王季号勤王之祖,至翼翼之文王,得奔奏御侮之贤辅,三天下而有二,犹臣服商,受而遵王之所也。
伤汉儒之鄙陋,议图谶以厚诬;以虞芮质成而被化,为周始称王而受符。以区区之陋邦,睹至德于须臾。来四十国之臣妾,如父召而子俞。文王之受命,固定于虞芮之质成;若尊号改元,斯盛德之所必无也。
呜呼,天有昭昭之明,无谆谆之教。视其命之去就,在人心之恶好。苟处时而得中,何必丹书朱雀而为符告也。眺荒原之茫茫,抚往事而增悼。追淳风之不反,伤衰世之末造。诵《绵》诗而永叹,为执笔以三叫。
作品简介
《闲田赋》是元末明初学者王翰的赋作,此赋以虞、芮二国争田而讼,本想请西伯裁断,入其境,见耕者让畔,于是相互退让,乃以相争之田为闲田一事为内容,重点叙述了周民族的发展史,阐发了上天“视其命之去就,在人心之恶好”的文章主题。作者从天命本于人心着眼,对明初统治者委婉暗示应顺从民心,以至德感民,教化民,并对世风不振,深表忧虑。全赋议论颇多,散文多于骈文,应属古体赋,说理较多,缺少情致,语言稍显质直。
译文注释
译文
条山(2)之阳(3),黄河之傍(4),灌莽(5)极目(6),兽骇(7)鸟翔(8)。畎(9)㽪(10)纵横以远际,沟途陂陁(11)以衍长。经界(12)宛(13)其未改,庐井(14)已不可得而详。问平高(15)之耆老(16),乃知古虞(17)君之故邦,及芮(18)伯争而未决,质成(19)于文王(20)者也。
中条山的南面,黄河的近旁, 远望草木丛生的原野上,野兽惊扰,群鸟飞翔。田野上水沟交错到达远方的边界,道路倾斜使之更显广阔。田中的边界好像还没有改变,而田中的庐舍已经不能知悉了。询问水边平地的老人,才知道是古代虞国君主的故地,与芮国君主争地而讼,请周文王评定是非。
呜呼!姬周(21)之造迹(22),自后稷(23)之建邦,公刘(24)之启土(25);古公(26)著抚民之庸(27),王季(28)号勤王(29)之祖,至翼翼(30)之文王,得奔奏(31)御侮(32)之贤辅(33),三天下而有二(34),犹臣服(35)商,受而遵王之所也。
啊,西周成就的事迹,从后稷建立邦国公刘迁居豳地开始。古公亶父安抚百姓的功劳显著,季历号称是勤于王事的先祖。到了做事恭敬慎重的文王,得到了能奔走传喻、抵御外侮的贤能辅臣,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仍然以臣道事商,因而最终接受并继续称王天下。
伤汉儒之鄙陋(36),议(37)图谶(38)以厚诬;以虞芮质成而被化(39),为周始称王而受符(40)。以区区(41)之陋邦,睹至德于须臾(42)。来四十国之臣妾(43),如父召而子俞(44)。文王之受命(45),固(46)定(47)于虞芮之质成;若尊号改元(48),斯盛德(49)之所必无也。
可悲汉儒庸俗浅薄,议论此事以符命占验深加欺骗。他们认为虞国和芮国请西伯评论而被感化,是周开始称王的符命显示。虞芮作为僻陋的小国,只看到文王最高尚的道德一会儿就被感化。西周招致了四十个臣服的国家,就像父亲召见、儿子应答那样恭敬。文王的接受天命,本来决定于虞芮二国争讼的公正评定。如果指称帝为王改变年号,这盛大的德行必定不存在了。
呜呼,天有昭昭(50)之明,无谆谆(51)之教。视其命之去就(52),在人心之恶好(53)。苟(54)处时而得中,何必丹书(55)朱雀而为符告(56)也。眺荒原(57)之茫茫(58),抚(59)往事而增悼(60)。追淳风(61)之不反,伤衰世(62)之末造(63)。诵《绵》诗(64)而永叹,为执笔(65)以三叫(66)。
啊,上天有镜子似的明亮,不用孜孜不倦地教导。上天看待国家受命与否,在于其百姓的人心向背。倘若处理时机恰到好处,又何必用丹书朱雀作为祥瑙征兆呢?远远眺望荒原空旷辽阔,体恤往事更增伤感。回溯敦厚朴实的风俗不再回来,哀伤衰落的末世到来。吟诵《绵》诗发出长长的叹息,为持笔写作而再三感慨。
注释
(1)闲田:古代本指未被封赐的土地,后也指无人耕种的荒废田地。
(2)条山:即中条山,在今山西省西南部。
(3)阳:山的南面称“阳”。
(4)傍:依附,接近。
(5)灌莽:草木丛生的原野。
(6)极目:远望,尽目力所及。一望无际。
(7)骇:惊扰。
(8)翔:盘旋而飞。
(9)畎:田间的水沟。
(10)㽪:水田。
(11)陂陁:倾斜之貌。
(12)经界:土地的分界。
(13)宛:仿佛,好像。
(14)庐井: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故称八家的庐舍为庐井。
(15)平高:即平皋,水边平地。
(16)耆老:老人。《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
(17)虞:古部落名,即有虞氏,居于蒲坂(今山西永济县东南)。
(18)芮:古国名,在今山西芮城县一带。
(19)质成:求人评定是非。
(20)文王:周文王。
(21)姬周:周人属姬姓,故称姬周。
(22)造迹:开始发迹。
(23)后稷:周部族的祖先,名弃,为舜农官,封于邰,号后稷,姓姬氏。
(24)公刘:相传为后稷的曾孙,居于邰而遭夏人之乱,迁其民邑于豳,今陕西彬县地。
(25)启土:开拓疆域。
(26)古公:即古公亶父,后稷第十二代孙,周文王的祖父,原居豳,因戎狄族侵逼,迁于岐山(在今陕西)下,使周族逐渐强盛。
(27)庸:功劳。
(28)王季:古公亶父之子,文王之父,名季历。
(29)勤王:为王事尽力。
(30)翼翼:恭敬之貌。
(31)奔奏:广为喻德宣誉之臣。
(32)御侮:抵御外侮、卫国安邦之臣。
(33)贤辅:指德才兼备的辅臣。
(34)三天下而有二:殷末,周族占据了天下的三分之二。
(35)臣服:以臣服侍。
(36)鄙陋:庸俗浅薄。
(37)议:议论,评论。
(38)图谶:汉代宣扬符命占验的书。这里指汉儒宣扬的周代商的受命之征验。
(39)被化:指被感化。
(40)受符:受命为王。
(41)区区:狭小之貌。
(42)须臾:极言时间短暂。
(43)臣妾:臣子。
(44)俞:是,应答之词。
(45)受命:接受天命。
(46)固:本来。
(47)定:决定。
(48)尊号改元:指称帝为王。
(49)盛德:盛大的德行。
(50)昭昭:明亮。
(51)谆谆:教导不倦之貌。
(52)去就:去留,进退。
(53)恶好:丑劣与美好。
(54)苟:假若。
(55)丹书:古代统治者托言天命,捏造的所谓天书,如河图、洛书之类,因用丹笔书,故也称“丹书”。
(56)符告:古代所谓天赐祥瑞与人君,以为受命的凭证。
(57)荒原:荒芜的原野。
(58)茫茫:旷远之貌。
(59)抚:摸。此指回忆。
(60)悼:悲伤,伤感。
(61)淳风:敦厚朴实的风俗。
(62)衰世:世风颓败之时。
(63)末造:末世。
(64)《绵》诗:《诗经·大雅》中的篇名,着力记叙了周族先王开国的业绩。其中写到“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一事。
(65)执笔:持笔。
(66)三叫:再三感叹。
创作背景
马积高依据王翰《吊虞城赋》“予典教平陆,亲履故墟,彷徨不能去”,以及王翰在《游三门记》谓其在洪武十七年(1384)二月游三门,认为“此赋当作于洪武十七年前后”。但徐传武认为,王翰于元末曾隐居在中条山,而这赋一开始就写“条山之阳”,访问当地的耆老等,极可能作者就写在元末作者隐居中条山时。
文学赏析
这篇《闲田赋》,以虞、芮二国争田而讼,本想请西伯裁断,入其境,见耕者让畔,于是相互退让,乃以相争之田为闲田一事为内容,重点叙述了周民族的发展史。后来所以周能代商而王,就是由于周族实行的是“德政”,周族取得了人心。所以虞、芮二国受到感化,而由争讼变为相互退让后,“诸侯归西伯者四十余国,咸尊西伯为王”。《史记·周本纪》也说:“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诗经·大雅·绵》把这件事也郑重地写进周民族的发展史中,可见这件事对周民族的影响十分重大,它是周民族实行“盛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能推翻殷商暴政的重要环节。所以这篇赋也以此为题,而加以发挥,并抒发自己的感慨。
作者认为,周能代商而王,“以虞、芮质成而被化,为周始称王而受符”;而以汉儒等人认为周代商是天命,“议图谶以厚诬”,说汉儒搞的那套“图谶”把戏是“鄙陋”的;他还说:“视其命之去就,在人心之恶好。苟处时而得中,何必丹书朱雀而符告也”。强调“人心”的向背,是能够“尊号改元”的重要标志。这是很有识见的。
作者在赋中曾说:“追淳风之不反,伤衰世之末造。”这与元末“衰世”很切合,如果是指明初,即使对明朝颇不满,也不会用“衰世之末造”之语。何况作者于元末隐居,于明初出仕,可见对新建的朱明王朝还是抱有希望的。诚如是,则作者所伤悼的则应是元末的世风,渴望能有人像周文王一样大行德政,取得人心,自然就能取元朝而代之的。不要管他什么“图谶”“丹书”一类的符告好了。这种看法也是很有眼光的。可见,这篇《闲田赋》用笔并不“闲”,他所谈论的是关系到军国大政的大事。他的这种看法,即使对于新建立的朱明王朝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闲田赋》这篇赋从“极目”眺览“闲田”旧址发端,而写到虞、芮二国的争讼,进而写到文王的德政、略述了周民族的发展史,显得很自然,顺畅。而自己抒发的见解,与周文王的德政又十分切合,显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最末“眺荒原之茫茫,抚往事而增悼”,又和开头的“灌莽极目”相呼应。作者在这篇不长的赋中,感情的抒发还是颇为浓烈的。第一个“呜呼”以后,叙述了周民族的发展史,可见这种叙述也是饱蘸着感情的,是为了张扬周族的“盛德”而发的;第二个“呜呼”以后,抒发了自己对“天命”和“人心”的看法;最末的“抚往事而增悼”,“伤衰世之末造”,“诵《绵》诗而永叹,为执笔以三叫”,更是愤慨之情的集中发泄。所以让人读起来很受感染,读者的感情也往往随之而激动和高涨。当然,作为文艺作品,它的语言则稍嫌质直了些,这的确也是这篇赋的不足之处。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程敏政编.中华传世文选·明文衡.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22
- [2]赵逵夫主编.历代赋评注(7)明清卷.成都.巴蜀书社.2010.40-45
- [3]霍旭东.历代辞赋鉴赏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1.1126-1129
- [4]迟文浚 宋绪连.历代赋广选·新注·集评(6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16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