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送别》是南朝梁文学家、诗人范云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该诗以女子的口吻写爱人离别时恋恋不舍的情景,从送行时的缠绵哀婉,到惜别时的设想离愁,最后归于叮咛期望,在婉转悱恻的情意中悠然而尽。全诗明白如话却蕴含丰富。
译文注释
译文
东风(1)柳线(2)长,送郎(3)上河梁(4)。
春风拂动长长柳丝,送郎来到河边桥上。
未尽(5)樽前酒(6),妾泪已千行。
还未饮完告别酒,妻子已泪水长流。
不愁书(7)难寄,但恐鬓将霜(8)。
不为书信难传发愁,怕只怕头发早早变白。
望怀白首(9)约(10),江上早归航(11)。
希望夫君牢记白头到老的誓约,早日乘船归来。
注释
(1)东风:春风。
(2)柳线:柳枝。
(3)郎:夫君。
(4)梁:桥,此处指渡口。
(5)未尽:没有喝完。
(6)樽前酒:杯里的酒。樽,酒杯。
(7)书:书信。
(8)但恐鬓将霜:由于分别,老得快。鬓将霜,两鬓将变白。霜,喻指白色。
(9)白首:白头到老。
(10)约:誓言
(11)归航:乘船归来。
创作背景
《送别》这是一首拟代体的作品,以女子的口吻写情人离别时恋恋不舍的情景。结构是典型的送别诗的结构,即从送行、惜别写起,再刻画别愁,最后归结于对游子的叮咛希望。这首诗,明显受到了乐府诗歌的影响,不事雕琢,质朴无华,有浓郁的民歌之风。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文学赏析
《送别》是南朝范云的拟作写女子送丈夫远行的诗。诗中把女子深沉的爱恋、似水的柔情,表现得很细腻、很丰满,也曲折地表现了古代女子爱情生活的依附地位。这首诗,明显受到了乐府诗歌的影响,不事雕琢,质朴无华,有浓郁的民歌之风。
起句,“东风柳线长,”起兴,作用有二,一是抓住“东风”、“柳丝长”这两个物候特色,点名了时间。二是为人物的出场制造氛围。春风和煦,柳丝依依、按,汉代长安风习,主人送客至灞桥,折柳赠别,折柳遂成送别典故。乐府诗集收六朝梁陈及唐人折杨柳曲二十余首,大多为伤别之词。由于当时有这样的文化传统,柳丝也就成了离别的象征物。
以“东风柳线长”起兴,引出人物及事件,即“送郎上河梁”,夫妻送别,至于桥上。按,上文言,汉长安风俗,送客至灞桥。古送人,至桥分袂,这是个风习。《昭明文选》中,有李陵诗的《携手上河梁》,也是写送人至河桥而止。因此,“上河梁”,言外之意是即将分袂而去,正是黯然销魂的时刻。范云把这首情诗的女主人公放在了感情冲突最尖锐的时分,以展示她美好真挚的感情。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写饯行。作者省略了饯行场面的具体描写,而着力刻画了一个感情十分丰富的妻子形象。“泪千行”极言气伤痛之极。河梁上,人来人往,竟无所顾忌,为其悲极不能忍抑。“未尽樽前酒”,暗言饯行举杯之始,女主人公即悲不能堪、哭哭泣泣,可以想见整个饯行过程的惨淡,意境含蓄。诗句刻画了一个悲悲切切、难舍难离的感情丰富的妻子形象,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刻画了女主人公的苦心。试想两地相隔,终日悬思而音书难通,所谓“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怎得不愁?所以说“不愁”,是由于其中有更甚于“书难寄”者。好比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则不爱鱼而但求熊掌。非不爱鱼,为其中有更重于鱼者。“不愁书难寄”,谓不但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谓更愁“鬓将霜”。“但恐鬓将霜”,恐红颜孤守空帷,辜负少年时光,别离漫长,芳华尽逝。“恐”写出了离别前少妇的惴惴心境,也写出了她对丈夫的爱恋。
“望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写相嘱珍重之语。“江上早归航”人尚未老,先说“归航”,正写出妻子含情的依恋。她实在离不开她深深爱恋的丈夫。“望怀白首约”含蓄说明了这对夫妻的恩爱之情。“白首约”暗示,本来有约在先,本有海誓山盟之情,使人可以想见他们之间美满的如胶似漆的爱情生活。“白首约”与“泪千行”相呼应,表现多么深的情意!
《送别》这首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感情丰富的少妇形象,她送郎君送出城外,一直到桥上才分手,写出她的依恋;饯别时泪下千行,写出她的悲伤;害怕别离漫长,芳华尽逝,写出她的忧惧;“望怀白首约”写出她忠贞的期望。短短几行诗,表现了女主人公感情的许多侧面,既生动又丰富,有着淳朴的美感。读着仿佛有一股淡雅的芳馨拂来,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蔡景仙主编.《爱情诗词鉴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04.第199页
- [2](清)张玉榖编;箫之译.《古诗三百首》.京华出版社.2003.04.第528页
- [3]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922-9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