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潭州》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交代时间、地点及伤怀缘由;颔联和颈联吊古,由眼前景而产生联想,景致之中蒙上了一层哀怨忧愤的色彩,字里行间充满着诗人对时政不满,暗示之中含而不露地表达出诗人的政治倾向;尾联以友人不至,无法同醉作收,愁怀不解,伤今之情便更加浓重。全诗吊古与伤怀浑然交融,写景与抒情浑然交融,感慨良深,耐人寻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潭州(1)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2)入望中。

当黄昏的余晖笼罩着潭州,信步登上官舍的空楼。眼前的景色触动情怀,古今多少事齐集眼下,涌上心头。

湘泪(3)浅深滋竹色,楚歌(4)重叠怨兰丛。

高高的九嶷山上有故君的墓丘,滋润竹色的泪痕记录着心中的哀愁。屈原在楚歌中展现着美丑,他为兰花的芳心易改痛心疾首。

陶公(5)战舰空滩雨,贾傅(6)承尘(7)破庙风。

当年陶侃的战舰摧枯拉朽,如今荒弃的沙滩只有雨声依旧。贾谊的破庙年久失修,呜呜的风声诉说着其中的缘由。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我在故园久久地等候,看不见应约前来的老友。准备了潭州特产松醪名酒,谁与我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注释

(1)潭州:唐代为湖南观察使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

(2)无端:没来由地。

(3)湘泪: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他的两个妃子哭舜,泪滴竹上,遂生斑点,所以称湘妃竹。

(4)楚歌:指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等。《离骚》中有“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等语,旧解以为“兰”指令尹子兰。

(5)陶公:指东晋陶侃,其墓在今湘潭。陶侃曾作江夏太守,抗击叛将陈恢,以运船为战舰,所向必破。后又讨杜搜、平苏峻,封长沙郡公。

(6)贾傅:指贾谊,曾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贾谊庙,庙即贾谊宅。

(7)承尘:天花板。

创作背景

《潭州》这首诗可能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其年五月诗人由桂林返长安,曾在潭州逗留。诗人居于潭州官舍,当傍晚来临,暮色渐浓,不禁心有感触,独自登楼。望当前之景,遥想古今,顿生无尽感慨,写下《潭州》这首诗。

文学赏析

首联“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空”字传神,诗人身居潭州官舍,暮色中独登空楼,远眺之中,古今多少事一起涌上心头。“今古无端入望中”,已暗示明为吊古,实为伤今。陆昆曾谓“言之所及在古,心之所伤在今,故曰今古无端”,颇能道出诗人用意及构思特点。

颔联“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浅深与重迭,为反义连用词与同义连用词相对,竹色与兰丛,草木名相对。望“竹色”而怀“湘泪”,借二妃事而哭武宗;见“兰丛”而怀“楚歌”,借屈原事而刺宣宗、白敏中。所谓“怨兰丛”,就是怨排斥异己,贬逐会昌有功旧臣的白敏中、令狐绚辈。

颈联“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上句借陶侃暗寓会昌有功之将帅之遭冷遇,下句则以贾谊长沙事暗寓会昌有功文臣之遭贬斥。李德裕的功高陶侃,规划同于贾谊,却被罢斥,引起诗人无限感慨。

尾联“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联与首联照应,进一步表现自己的孤寂的情怀,慨叹世无知音,无人了解自己的心意,抒发自己身世凄凉的怨愤。

《潭州》这首诗用典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如陶公句,借当年陶侃之战功显赫,以暗讽当今之摒弃贤能。贾傅句,借贾谊祠中之蛛网尘封,风雨侵凌景象,而寓人才埋没之感,又切合潭州之地,典中情景,与诗人当时之情景,融成一体。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 [1]宋金鼎著.李商隐诗今译.海燕出版社.2012.08.第121-122页
  • [2]安焕章编著.李商隐诗歌导读.广陵书社.2015.04.第214-2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