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宿汉儿村

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榆塞重来冰雪里,冷入鬓丝吹老。牧马长嘶,征笳乱动,并入愁怀抱。定知今夕,庾郎瘦损多少。

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文园憔悴后,非复酒垆风调。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百字令·宿汉儿村》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得所写的一首词。上片写塞上荒凉萧索,凄冷苦寒之景,再借庾郎之典映己,毒达了凄然伤感的情怀。下片以“便是”“何况”的迭进句法,并用文园憔悴等典实,突出此刻的乡愁客思,愁怀难遣。结尾处以“惟有清啸”宕起远神,情韵更为深挚感人。全词将词人内心的凄然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榆塞(2)重来冰雪里,冷入鬓丝吹老。牧马长嘶,征笳乱动(3),并入愁怀抱。定知今夕,庾郎(4)瘦损多少。

无情的野火,趁着阵阵西风,烧光了天涯芳草。冰天雪地里再次来到边塞,鬓发染霜,我已被寒风吹老。牧马长嘶,胡笳乱鸣,一并闯进我忧愁的怀抱。定然知道今天晚上,我这个庾信般多愁善感的诗人,会瘦掉多少。

便是脑满肠肥(5),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文园(6)憔悴后,非复酒垆风调(7)回乐峰(8)寒,受降城(9)远,梦向家山绕。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

即便是脑满肠肥的过去,尚且难以消受,这里的荒烟落照。更何况司马相如早已憔悴,不再有当垆卖酒的风流格调。回乐峰彻骨寒冷,受降城如此僻远,思念家乡的梦儿夜夜萦绕。登高凭栏,四野茫茫,不由百感交织,只能向着远方,发出一声清啸。

注释

(1)汉儿村:在今辽宁省朝阳县境内。

(2)榆塞:榆关,即山海关。

(3)牧马长嘶,征笳乱动:汉李陵《答苏武书》:“胡笳互动,牧马悲鸣。”

(4)庾郎:北周诗人庾信。他身经丧乱,作品饱含愁思,曾作《愁赋》。

(5)脑满肠肥:不操心的人,吃得饱,养得胖。

(6)文园:指司马相如。

(7)酒垆风调: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曾和妻子卓文君在酒店当垆卖酒。

(8)回乐峰:在今宁夏灵武西南。

(9)受降城:有三处,这里泛指边塞。

创作背景

张草纫《纳兰词笺注》:“按词中描写的是秋冬景色,且曰‘榆塞重来’,可知是指作者于康熙二十一年八,习至十二月随副都统郎谈赴梭龙时第二次至山海关,故应系于该年八、九月份。”

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词云‘重来’,即一年中两度汉儿村。清圣祖惟康熙二十年两度赴遵化沿边,一为三月至五月,一为十一月至十二月。词写冬日至汉儿村事。”

文学赏析

上片写塞上萧瑟荒凉之景,再借用多愁多病的庾郎典映自己,表现词人心中绵绵的伤感情怀。

下片进一步渲染愁怨之深,以“便是”“何况”步步写来,层层烘托,一咏三叹,婉转曲折,并以“文园憔悴”的典故突显了此刻的乡愁,感情所至,情韵深挚,自有扣人心弦的力量。

《百字令·宿汉儿村》全词除了抒写远在边关的征夫怀人思乡的愁情外,还把“脑满肠肥"、“五陵公子”和“文园”、“庾郎”(也是作者自况)对比,为才人薄命痴儿多福而不平。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清代词人,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公元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

参考资料

  • [1](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注:岳麓书社,2005.1:第137页
  • [2](清)纳兰性德著;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第2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