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南宋词人陆游所作的一首词,全篇率意而写,不假雕琢,语明而情真,通过上下片的强烈对比,反映出陆游晚年的不平静心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青衫(1)初入九重城(2),结友尽豪英(3)。蜡封(4)夜半传檄(5),驰骑谕(6)幽并(7)。
当初我作为低级官吏进入京城,结识的朋友都是英雄豪杰。起草重要文书,用蜡封固并连夜传送,骑着马奔驰传告中原人们。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平章风月(8),弹压江山(9),别是功名。
时机容易失去,壮志难酬,两鬓已生白发。只好写文章品评风月,指点山川,建立另外一种“功名”。
注释
(1)青衫:低级官吏的服色。
(2)九重城:指京城。
(3)豪英:英雄豪杰。
(4)蜡封:用蜡封固的文书,保密性强。
(5)传檄:传送文书。
(6)谕:告诉,传告。
(7)幽并:幽州、并州,此指金国占领区。
(8)平章风月:写评品风月的文字。
(9)弹压江山:指点山川。
创作背景
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应进士试。诗人回忆刚到帝京时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的情景,对比当时失意无成的现状,给人强烈的落差感,因而写下《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此诗。
文学赏析
《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词的上片是忆旧。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起首两句写早年的政治生活。唐宋时九品官服色青,公元1160年(高宗绍兴三十年),陆游由福州决曹掾被荐到临安,以九品官入京改职,言“青衫”十分贴切。陆游为官期间交识的同辈人士多是一时俊彦,因言“结友尽豪英”。
“蜡封侯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写任圣政所检讨官时的活动,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很鼓舞人的。这时宋孝宗刚即位,欲有所作为,遂恢复起用主战派的著名人物张浚,筹划进取方略。
《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词的下片是抒愤。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换头三句既是词意的转折,接连三个三字句如走丸而下,表现出他激动的心情,也反映了他的政治经历的转折。“时易失”,先就大局而言,就是说,好景不长,本来满有希望收复中原的大好机会竟被轻易地断送了!宋孝宗操之过急,张浚志大才疏,北进结果遭到符离之败,反而又结成了屈服于金人的隆兴和议。这些史实概括在这一短语之中,表现出了陆游的痛惜之感。“志难成,鬓丝生”就个人方面说,正因为整个政治形势起了变化,自己的壮志未酬,而白发早生,以致成终身大恨。六字之中,感慨百端。
“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歇拍三句写晚年家居的闲散生活和愤懑情绪。“平章风月,弹压江山”是相对上片结交豪英,夜半草檄而言的。那时候终日所对的是英雄豪杰,所作的是羽书檄文;此时终日所对的则是江山风月,所作的则是品评风月的文字,成了管领山川的闲人。天壤之别的场景,怎能不令词人痛心疾首,透出无奈之态。风月的品评,山川的管领,原是“闲者”的事,与“功名”二字沾不上边,而结句却说“别是功名”,这是幽默语,是自我解嘲,也是激愤语,是对那些加给他“嘲咏风月”的罪名的人们,予以有力的反击,套用孟子的一句话就是:“予岂好嘲咏风月哉;予不得已也!”
《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全篇率意而写,不假雕琢,语明而情真,通过上下片的强烈对比,反映出陆游晚年的不平静心情。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胡先妮.宋词三百首.远方出版社.2008.7.第131页
- [2]萧希凤.宋词三百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09.第44页
- [3]《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