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

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是南宋词人潘牥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上片写景抒怀,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人去楼空的感慨,下片是写作者因思念而产生的幻觉,表示怀念之深,流露出孤独之感。这首词篇幅短小却多有转折,委婉曲折,哀感无限,凄切动人,韵味深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生怕倚阑干(1)(2)下溪声(2)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3),依然,暮雨朝云(4)去不还。

我生怕独自凭倚栏杆,因为阁下是潺潺的溪水,阁外是碧绿的青山。唯有这旧日的山水面目依然,她却像暮雨朝云般一去而不再回还。

应是蹑飞鸾(5),月下时时整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6)折得梅花独自看(7)

她应该化作仙女骑着飞鸾,在明月下时时整理衣衫佩环。露冷霜降,月儿渐渐低转,夜寂更阑,我折下一枝梅花。独自仔细欣赏观看。

注释

(1)阑干:栏杆。

(2)阁:楼阁。

(3)山共水:指山和水。

(4)暮雨朝云:用宋玉《高唐赋序》中巫山神女幽会事。此处系作者怀念自己的旧情人。

(5)蹑飞鸾:乘坐飞鸾。

(6)更阑:指天快亮了。

(7)折得梅花独自看:化用姜夔《疏影》词:“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创作背景

登进士第名列第三的福建才子潘牥,擅长诗词,也贪恋风月,这首词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词人当年定然较长时间地游冶于这家南剑州妓馆。今朝旧地重来,物是人非,自然不免触目伤怀,于是情不自禁地提笔在那粉墙上题写了这样的诗篇。

文学赏析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这首词是为重访旧地怀思之作,是为一个已经远离,寻访无着的歌妓所写,抒发了词人对歌妓的留恋与怅惘之情。此词虽是为歌妓所写,却并没有丝毫轻薄亵渎之意,而是以委婉深切的情感,展现了词人的一片留恋之情。

上片写景抒怀。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人去楼空的感慨。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写重到南剑妓馆寻访所恋的妓女,可惜她已经“去不还”了。作者心中自然十分沉重,所以他生怕独自倚栏。“生怕”二句写怕见旧时山水,道出作者摆不脱、撇不下的相思旧情,点明内心的矛盾。“阁下溪声闻外山”写昔日曾与伊人朝暮共赏的阁外山水,怎不令人黯然伤神!

“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楼下的溪流依然,楼外的青山依然,惟独不见了所爱的人,这山水再美,也失去了它们原有的光彩。留给作者的,只有睹物思人的缕缕情愁了。“旧时山共水”,照应前文“溪声”、“山”。继而笔锋一转,“依然”两字一顿,恰如眼含热泪的悲怆的呜咽声。“暮雨朝云去不还”,再度强调物是人非,佳人难寻,胸中郁结难平,其感可想而知。

下片是写作者因思念而产生的幻觉,表示怀念之深.流露出孤独之感。

“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由现实进入虚幻,既然她已经不在人世,尚在人间的情侣惟愿她过得比生前更美好。作者因之想像她已经飞升成仙乘鸾凤飞升,她的美丽化成了永恒。“月下时时整佩环”,词人徘徊阁台,久久不愿离去,似乎在等待着那环佩叮咚的声音传来,盼她来跟自己共叙离别之苦,思念之情。“月又”三句回至眼前,写词人独居空阁,一夜无眠。此处连用两个“又”字,写尽心中凄凉况味,道出了死别的无情现实。

“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他久久地回忆着女子的音容笑貌,乃至夜深仍不能成眠。他摘了一朵梅花把玩不已,在作者眼中,这朵梅花就是女子美丽的面庞,就是女子冰清玉洁的灵魂,欣赏着梅花,就如同与她重相聚首,是苦是甜,只有作者自己知道。“折得梅花独自看”这句可以说是点睛之笔,此处化用姜夔((疏影》词中王昭君精魂月夜归来化作梅花的意境,折一枝梅花并且把它当做是恋人的精魂,以便慰藉一下自己相思若渴的心。这里将词人哀苦痴情、痴恋与深哀交织的悲怆、凄艳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万千思绪,皆从这“独自看”三字中传出。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本篇虽为小令,却有许多婉转之处,步步转折,一步一态,结句中又写主人公于霜月之夜折梅自看而无谁可寄的情景,暗藏许多委婉曲折,哀感无限,凄切动人,韵味深远,真可谓“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尽”。

作者简介

潘牥

潘牥

宋代诗人

潘牥(1204—1246),字庭坚,号紫岩,闽县(今属福建)人。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淳祐六年(1246年)卒于官,年四十三 。有《紫岩集》。刘克庄为撰墓志铭。《宋史》及《南宋书》有传。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岩词》一卷。《全宋词》存其词五首。

参考资料

  • [1]沙灵娜.宋词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442
  • [2]毕宝魁.宋词三百首译注评.现代出版社.2014.309-310
  • [3]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288-289
  • [4]傅德岷.唐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长江出版社.2008.377-378
  • [5]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四.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3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