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敦之鼎

洛阳布衣申屠敦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其文烂如也。

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淬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

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耳。”

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

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

敦不平,辨数不已。众共折辱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

龙门子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

复制 复制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洛阳布衣申屠敦(1)有汉(2)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3)其文烂如(4)也。

洛阳有个叫申屠敦的平民有一个汉朝的鼎,是在长安的一个深深的山谷底下得到的。(这个鼎外形)云和螭互相掩映交错,花纹斑斓。

西邻鲁生见而悦(5),呼金工象而铸之。(6)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

西边有个姓鲁的人看见了这个鼎非常喜欢,找了铸金的工匠仿照它的样子铸一个鼎。铸成后浸泡在稀奇的药水中冷却,还在地下挖了个洞把这个鼎埋藏在其中几年。泥土和药水一起腐蚀着鼎,铜的本质已经产生了变化,和申屠敦的大体相似了。

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7),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耳。”

一天,鲁生把鼎献给了一个有权势的贵人,那权贵把它当成珍宝,宴请宾客并赏玩这个鼎。申屠敦恰巧也在宴席上,心里知道这是鲁生的东西,于是就说:“我也有一个鼎,它的外形跟这个很像,只是不知道哪个是真的。”

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

权贵的人请他把鼎拿来让他辨别,(贵人)看了很久说:“不是真的。”

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

那些宾客一个接一个地都说:“确实不是真的。”

敦不平,辨数(8)不已。众共折辱(9)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

申屠敦心中忿忿不平,多次争辩个不停。大家都挖苦嘲笑申屠敦,敦就不敢说话了,回去感慨地说:“我如今经历这事之后才知道权势足够用来改变是非(颠倒是非)了。”

龙门子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

龙门子听了笑着说:“申屠敦怎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啊?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啊。”

注释

(1)申屠敦:复姓申屠。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

(2)鼎:古代的炊具,三足两耳。后演变为工艺品。

(3)云螭斜错:云与螭(兽名,外形像龙而无角)互相掩映交错。

(4)其文烂如:它的花纹斑斓。文,通“纹”。

(5)焉:想、指代汉鼎。

(6)淬:金属烧热后浸在水中或油中。

(7)贵人宝之:宝,以......为宝。

(8)辨数:多次争辩。辨,通“辩”。

(9)折辱:挖苦。

作者简介

宋濂

宋濂(一代之宗)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谥号文宪。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汉族。明初文学家,曾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因其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