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是宋代词人张先的词作。此词既是一幅寒食节日的风俗画,又是一曲耄耋者恬静的夕阳颂。词的上片极写节日的欢乐,下片写欢乐后的幽静。上片从一旁观老翁的眼中写出热闹景象,热闹的景象中仍含有宁静的心情;下片幽静的月色下特意写了柳絮暗飘,亦可谓静中有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龙头舴艋(4)吴儿(5)(6)笋柱(7)秋千游女(8)。芳洲拾翠(9)暮忘归,秀野(10)踏青(11)来不定(12)

吴地的青少年在江上竞赛着小龙船,游春少女们成对地荡着竹秋千。有的在水边采集花草天晚依旧留连。秀美郊野上踏青的人往来牵如蚁线。

行云(13)去后遥山暝,已(14)笙歌池院静。中庭(15)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16)过无影。

游女们走了远山逐渐昏暗,音乐停下庭院显得寂静一片。满院子里月光清朗朗的,只有无数的柳絮飘过得无影也无羁绊。

注释

(1)乙卯:指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2)吴兴:即今浙江湖州市。

(3)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古人常在此节日扫墓、春游。

(4)舴艋:形状如蚱蜢似的小船。

(5)吴儿:吴地的青少年。

(6)竞:指赛龙舟。

(7)笋柱:竹竿做的柱子。

(8)并:并排。

(9)拾翠:古代春游。妇女们常采集百草,叫做拾翠。

(10)秀野:景色秀丽的郊野。

(11)踏青:寒食、清明时出游郊野。

(12)来不定:指往来不绝。

(13)行云:指如云的游女。

(14)放:停止。

(15)中庭:庭院中。

(16)杨花:柳絮。

创作背景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这首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岁次乙卯,退居故乡吴兴的张先度过了他人生的第八十六个寒食节,写下了这首词。

文学赏析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游春与赏月的词。

上片通过一组春游嬉戏的镜头,生动地反映出古代寒食佳节的热闹场面。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这里有吴地青年的龙舟竞渡的场景,有游女成双成对笑玩秋千的画面。词一开头,不但写出了人数之众多,而且渲染了气氛之热烈。欢声笑语,隐约可闻。着一“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这里有芳洲采花、尽兴忘归的剪影,有秀野踏青,来往不绝的景象。以上四句,句句写景,句句写人,景中有人,人为景乐。这种浓墨重彩、翠曳红摇的笔墨,平添了许多旖旎春光,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息。

下片以工巧的画笔,描绘出春天月夜的幽雅、恬静的景色。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游女散后,远山渐渐昏暗下来;音乐停止,花园显得异常幽静。前句中着一“暝”字,突出远山色彩的暗淡,衬托出游人去后、夜幕降临的情景。后句中着一“静”字,渲染出笙歌已放、池院寂寥无人的气氛。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时已深夜,万籁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时候,无数的柳絮飘浮空中,没有留下一丝儿倩影。写杨花在月下飘浮无影,既极言其小,更极言其轻。这里写“无影”是虚,写无声是实。这种无影有静的写法,令人玩味。月色清明,两句还寓情于景,反映出作者游乐一天之后,心情恬淡而又舒畅。词人虽年事已高,但生活情趣很高,既爱游春的热闹场面,又爱月夜的幽静景色。他白昼,与乡民同乐,是一种情趣;夜晚,独坐中庭,欣赏春宵月色,又是一种情趣。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词里表现作者喜爱白天游春的热闹场面,也欣赏夜深:人散后的幽静景色。反映出作者生命的活力仍然很旺盛,生活兴趣还是很高。上片句句景中有人,富有生活情趣。下片“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是传诵的名句,后人认为是在“三影”名句之上。

作者简介

张先

张先(张三影)

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曾以词中巧用三"影"字,人称张三影。有《张子野词》。

参考资料

  • [1]周笃文.《红袖添香婉约词》.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32
  • [2]张海鸥.《唐诗宋词经典导读》.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180
  • [3]于石.《中国传统节日诗词三百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117
  • [4]李树则.《唐宋词译注赏析》.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2.75-76
  • [5]马建东.《花间晚照——唐宋词品读》.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211-212
  • [6]谢真元.《一生必读宋词三百首鉴赏(英汉对照)》.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586
  • [7]刘艳丽,王清淮.《国人必读古诗手册》(插图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