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青门引·春思》是北宋词人张先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伤春怀旧之作,整首词从触觉、听觉、视觉等方面写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感受。上阕是伤春,春尽花残,令人忧伤;下阕是怀旧,萦怀往事,竟与秋千有关,引人遐思,是神来之笔。全词情景交融,含蓄委婉,意味隽永,充分体现了词艺术上的含蓄和韵味。
译文注释
译文
乍暖(1)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2)寂寞近清明(3),残花中酒(4),又是去年病(5)。
乍暖的天气还透着微寒,一天风雨到傍晚才消停。庭院里空荡寂静又接近清明,对着落花醉酒酣饮,这伤心病痛像去年一般情境。
楼头画角(6)风吹醒,入夜重门(7)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晚风吹送谯楼画角将我惊醒,入夜后重门紧闭庭院更加宁静,哪里还能再忍受溶溶月光,隔墙送来少女荡秋千的倩影。
注释
(1)乍暖:天气骤然暖和起来。
(2)庭轩:庭院和走廊。
(3)清明:节气名,约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
(4)中酒:喝醉了酒。《汉书·樊哙传》:“项羽既飨,军士中酒。”杜牧《睦州四韵》诗:“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5)去年病:指去年喝醉了酒,即中酒。
(6)楼头画角:指谯楼(城门上的望楼)上的画角。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画角声断谯门。”画角,绘有彩画的军中号角,多以竹木或皮革制成。
(7)重门:一道道门户。
创作背景
《青门引·春思》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寒食节近清明之时,地点是词人独处的家中。词人感于自己生活孤独寂寞,又因外景而引发了怀旧情怀和忧苦心境,遂作此春日怀人之作。
文学赏析
南宋吴文英作词,论者谓其善于表现锐敏尖新的感觉。其实早在北宋,张先已在这一艺术造诣上导其先路。《青门引·春思》这首小词可以为证。
起笔二句,写自己对春天气候的感触。短短一天里,天气发生了频繁的变化。乍暖,见得是由春寒忽然变暖。还字一转,引出又一次变化;风雨忽来,轻冷袭人。虽说春天之冷,较冬日为轻,但这冷是紧接暖而来,所以格外容易感觉。轻寒的风雨,一直到晚才止住了。词人感触之敏锐,不但体现在对天气变化的频繁上,更体现在天气每次变化的精确上。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遣词精细确切,都暗示着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意蕴。大自然与人生常有相通之处。人们对自然现象变换的感触,最容易暗暗引起对人事沧桑的悲伤。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说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也正是此意。庭轩一句,由天气转写现境,并点出清明这一气候变化多端的特定时节。如果说前两句所写种种感触,还是属于身体的感觉;那么,这寂寞之感就进而属于内心的感受了。怀旧伤今,已见于言外。歇拍二句,层层逼出主题。春已迟暮,花已凋零,自然界的变迁,象喻着人事的沧桑,美好事物的破灭,种下了心灵的病根,此病无药可治,唯有借酒浇愁而已。举杯消愁愁更愁,醉了酒,失去理性的自制,只会加重心头的愁恨。更使人感触的是这样的经验已不是头一遭。去年如此,今年又是如此。愁与年增,情何以堪。
换头承醉酒之后而来。楼头画角风吹醒,兼写两种感觉。凄厉的角声,轻冷的晚风,使酣醉的人清醒过来。黄蓼园云:角声而曰风吹醒,醒字极尖刻。(《蓼园词选》)实际上吹字也尖刻。角声催醒不曰惊而以风吹之吹兼写,这一吹字便沟通了角声之惊耳与晚风之刺肤的不同感觉。醒,表现出角声晚风并至而醉人不得不苏醒的一刹那间反应,同时也暗示酒醉之深和愁恨之重。伤心人在醒了的时候自是痛苦,入夜一句,即以现境象征痛苦的心境。夜的降临,象征心情的更加黯然,更加沉重。而重重深闭的院门更象喻着不得开启的心扉。结笔二句更指出重门也阻隔不了触景伤怀。溶溶月光居然把隔墙的秋千影子送过来。黄蓼园又云:末句那堪送影,真是描神之笔,极希微渺之致。月光下的秋千影子是幽微的,描写这一感触,也深刻地表现词人抑郁的心灵。那堪二字,揭示了结笔着重在为秋千影所触动之怀。至于是不是所怀者竟与秋千有不解之缘,并未道破,这就愈增尾声幽渺的意味。
总之,贯串这首词的是双管齐下描写触物与感怀。通过视觉、听觉以至肤感等作种种敏锐尖新的描写,暗示了人物多愁善感的心情。由于以层层感触及暗示造境,故词境层层翻进,终至极希微渺之致。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对这首词的表现特征,作了相当准确的概括。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伍心铭编译 .宋词三百首鉴赏:时事出版社 ,2004.12:第49页
- [2]徐培均评注 .唐宋词小令精华 :黄山书社 ,2016.12 :第97-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