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叶儿·客中闻雨

檐头溜,窗外声,直响到天明。

滴得人心碎,聒得人梦怎成?夜雨好无情,不道我愁人怕听。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梧叶儿·客中闻雨》是元代散曲作家杨朝英创作的散曲。此曲写雨夜愁思,刻画了一个在雨夜中辗转不能入睡的游子形象,抒发深沉的离情别恨。全曲由雨声引发,将雨人格化,把对无情的雨的描写和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刻画融为一体,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檐头溜(3),窗外声,直响到天明。

屋檐下而水滴个不停,窗外滴水声一直响到天明。

滴得人心碎,(4)得人梦怎成?夜雨好无情,不道(5)我愁人怕听。

这滴水声把人的心都滴碎了,闹得人一夜不眼,好梦难成。夜雨大无情,不管我这个满腹离愁的游子怕听雨声!

注释

(1)商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2)梧叶儿:曲牌名,又名“碧梧秋”或“知秋令”。入商调。单调二十六字,七句四平韵、一叶韵。

(3)檐头溜:檐下滴水的地方。

(4)聒:喧闹。

(5)不道:不管,不顾。

创作背景

《梧叶儿·客中闻雨》这首小令载于《太平乐府》卷五,是为状写游子离愁别恨而作。游子离家,往往心绪不佳;客舍中适逢阴雨,就更多别恨离愁。雨声扰人,使人彻夜难眠。作此曲时,作者正作客他乡。

文学赏析

《梧叶儿·客中闻雨》这首小曲写的是雨夜愁思,刻画了一位在一个雨夜中辗转不能入睡的游子形象,并以细腻笔触刻画了他的内心活动,借以抒发游子深沉的离情别恨。全曲围绕着“听”进行描写抒情,将现实中的各种声音同作者内心的心理活动形象地结合起来,抒发其浓浓哀思。

夜雨常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凄冷孤苦的气氛,以衬托出孤灯不眠的离愁客愁。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就是一首借夜雨抒发对妻子思念的佳作。杨朝英的这首小曲也是借着夜雨来抒发作者的愁苦之情。“檐头溜,窗外声,直响到天明”,此时的雨不停地在下着,屋檐上一直在滴着雨水,雨水落在地面上的声音隔着窗户不断地传入作者的耳中。作者作客他乡,有家不能归的苦闷心情已经让他已经很难入睡,此时的雨声又来徒增烦恼,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夜,更让作者为之郁结。

“滴得人心碎,聒得人梦怎成”,“滴”和“聒”二字巧妙地将雨拟人化,滴得让人肝肠寸断,聒得让人难以入眠,生动显示出夜雨的无情。更确切的来说,夜雨是引发作者离愁的导火索,并在这个凄冷的环境中不断深化,情绪同环境密切地结合在了一起。这种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不仅让作者痛恨这场夜雨,并且让自己更加思念自己的故里。最后二句“夜雨好无情,不道我愁人怕听”,直接道出夜雨的无情,不解人心意,完全不顾他人的感受,作者本来已痛苦万分,夜雨还不断聒噪着,扰动着游子的内心。下雨本是一件正常的事,但是因为作者此时的心情不佳被拟人化。心中的痛苦同淅沥的小雨结合在一起,雨水滴滴落在作者早已千疮百孔的心头,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将作者的愁苦和怨恨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此首小令较为短小,却将夜雨和人的情绪高度融合在一起。炼字恰到好处,“滴”和“聒”这两个字将夜雨写活了,将夜雨的无情表达得入木三分。整首小曲风格凄冷沉郁,以有限的笔墨表现出无限的思绪,余味无尽。

作者简介

杨朝英

杨朝英

元代散曲作家

杨朝英(生卒年不详),号澹斋,青城(今山东高青县西青城镇,一说即四川青城)人。与贯云石相友善,张之翰称其“灭除是非心,消落忧喜意”(《杨英甫郎中澹斋》)。至正年间,编有散曲选集《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和《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使元人散曲多以传世,工散曲,《太和正音谱》评其曲“如碧海珊瑚”,杨维桢把他与关汉卿、庾吉甫、卢疏斋交列 。现存小令二十余首。

参考资料

  • [1]隋树森.全元散曲(下)[M].北京.中华书局.1964.1293
  • [2]邓元煊.元曲:彩图版[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20.53-54
  • [3]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M].武汉.崇文书局.2020.32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