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叹
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
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
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
门前谁剥啄?县吏征租声。
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
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
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
老人傥得食,妻子鸿毛轻。
作品简介
《农家叹》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以白描手法,通过一位农民的诉说,反映他如何日夜劳动,向往过太平日子,但又受到官府滥征暴敛,以致无以维生的血泪遭遇。
译文注释
译文
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1)。
所有的山坡都种上了麦啊,所有的水田都种上了稻。
牛领疮见骨(2),叱叱(3)犹夜耕。
唉,牛儿磨烂了颈脖,露出了瘦骨啊,还不停地吆喝它连夜把土地耕刨。
竭力事(4)本业(5),所愿乐太平。
唉,用尽心力,在田地上耕作啊,只想要过上一天太平日子乐陶陶。
门前谁剥啄(6)?县吏征租声。
门前谁在急急把门敲,唉,又是县吏一声声逼着把租税交。
一身入县庭(7),日夜穷(8)笞搒(9)。
我被抓进了县府衙门,唉,那日日夜夜无休止的拷打哪里受得了。
人孰不惮(10)死?自计无由生(11)。
普天下的种田人,有谁不怕被打死?暗想我一定也生命难保。
还家欲具说(12),恐伤父母情。
放还家中想向家人一一说明,又怕刺伤双亲的心肠。
老人傥得食,妻子鸿毛轻。
唉!要是老人们能得到温饱,妻子儿女的生命只好视作鸿毛,再也顾不了。
注释
(1)秔:同“粳(jīng)”,稻谷的一种,种于水田。
(2)牛领疮见骨:意思是牛的颈部被磨破成疮,露出骨头。牛领:牛的颈部。疮(chuāng):伤口。
(3)叱叱:大声呵斥耕牛声。
(4)事:从事。
(5)本业:指农业。古代以农为本,《史记·商君列传》:“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事。”
(6)剥啄:敲门声。韩愈《剥啄行》:“剥剥啄啄,有客至门。”
(7)县庭:县衙门大院。
(8)穷:尽。这里指倍受……之苦。
(9)笞搒:用刑杖拷打。
(10)惮:惧怕。
(11)自计无由生:是说自己估计无法活下去。
(12)具说:全部详细说出。
(13)倘:如果。
创作背景
《农家叹》该诗作于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暮春,当时陆游71岁,在山阴三山别业。陆游在农村生活多年,又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对农民疾苦怀有深刻同情。于是作者便借农民口吻,创作了该诗。
文学赏析
《农家叹》全诗可分三个部分,前六句为第一层,写出农民辛勤劳作、心盼太平的最低生活要求。农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地耕种庄稼。犁牛颈背被日夜轭住,以致磨烂成疮,露出骨头。马、牛等家畜是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农家视为至宝而百般爱护,何以伤害至此,联系“妻子鸿毛轻”句可知,父子、夫妇尚且不能相保,更何况是牲畜于此可见生存之惨状。前四句从空间(“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时间(“叱叱犹夜耕”)两个角度说明农村生存的不易。“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这两句说出农民的心愿。这里的“太平”,显然不是古代“三世”中的“太平盛世”,当取其平安、安稳之意。古代社会里,口腹之需有时尚难以满足,更何敢奢望太平盛世。
中间六句为第二层,写出农民在县衙遭受催租的拷打,以致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爱民如子”的道德伦理荡然无存。作者陆游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他对农民的艰辛不可能有深入的体会与认识,但是如果能睁开眼睛看现实,看着农民被捆绑着投进官衙、听着他们夜半三更传来的哀求哭嚎声,也就能冲破阶级局限,发出内心的声音。
最后四句为第三层,写农民心中承受的巨大悲愤与无奈。
刘克庄《后村诗话》论曰:“韦苏州诗云:‘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太守能为此言者鲜矣。若放翁云:‘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退士能为此言,尤未之见也。”作该诗时,作者陆游已经是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七十一岁老人,儒家“为生民立命”的民间情怀和诗人“不平则鸣”的使命感,使其突破阶级局限,记录了“农家之口义”,也是对现实政治无奈的“一声叹息”。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林风编著.《廉吏诗三百首选注》: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01:第232页
- [2]钱忠联,马亚中主编;钱忠联校注.《陆游全集校注 4 剑南诗稿校注 四》: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12:第286页
- [3]张永鑫,刘桂秋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陆游诗词选译(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208-2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