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侯养鸟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鲁侯养鸟》是则寓言,反映了一段历史故事。寓言讽刺了那些不以正确的养鸟的方法养鸟,而用供养自己的方法养鸟的国君。向人们揭示了这样的道理:好的愿望必须符合事实,如果只有主观愿望而违背客观实际,好事便会变成坏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1)者海鸟(2)鲁郊(3)鲁侯(4)(5)(6)之于(7)。奏《九韶(8)以为(10)乐,具太牢(9)以为(10)膳。鸟乃眩视(11)忧悲,不敢食一(12),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13)养鸟也,非以鸟养(14)养鸟也。

从前,有一只海鸟停留在鲁国国都的郊外,鲁侯(派人)用车迎接它,并在宗庙里给它敬酒,演奏《九韶》使它高兴,准备牛羊猪的肉作为它的食物。海鸟却眼睛发花,心情悲伤,不敢吃一块肉,不敢喝一杯酒,三天后就死了。这是因为(鲁侯)用供养自己的办法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养鸟。

注释

(1)昔:从前、过去。

(2)止:停止,栖息。

(3)鲁郊:鲁国的郊外。鲁:古国名,在今山东西南部。

(4)鲁侯:鲁国国君。

(5)御:吹奏。

(6)觞:古代的饮酒器,这里用作动词。此指敬酒。

(7)庙:祖庙。

(8)九韶:虞舜时乐名。韶乐九章,故名。

(9)太牢:指古代帝王或诸侯祭祀社稷时猪、牛、羊三牲齐全的供品。

(10)以为:用来作为。

(11)眩视:眼睛发花。

(12)脔:量词,用于块状的鱼肉。

(13)己养:供养自己的方法。

(14)鸟养:喂养鸟的方法。

文学赏析

一篇寓言往往有多种寓意,越是优秀的寓言,涵盖面可能越大,寓意可能越深刻。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呢?有的人读了这篇寓言,浅尝辄止,就会率尔回答:是讽刺那些不以正确的养鸟的方法养鸟,而用供养自己的方法养鸟的国君。这种回答没有错,但总觉得不深刻、不全面、没有与有关养鸟的大背景,即环境与历史联系起来考察。

《鲁侯养鸟》这篇寓言本来是一篇历史故事:《国语·鲁语》中有记载:“海鸟曰爱居,止于鲁东门之外,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受到了鲁国的贤人展禽的批评,认为臧文仲是无故加典,非政之宜。庄子把养鸟的主人公改成鲁侯,增加了鲁侯用九韶的乐章和猪、牛、羊三牲盛宴养鸟的情节。这些养鸟的具体情节,在奴隶制全盛时代,也许是本该如此的,但在臧文仲时代,就是 “无故加典,非政之宜”,使庄严的祀典成为愚蠢而可笑的了。

人与人,人与物,差异很大。你认为最好的,人家可能觉得不好,甚至可能觉得最差。以己度人,有时是错误的;主观臆断,往往导致事情失败。鲁侯养鸟,过于人性化,把鸟当成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作者简介

庄子

庄子

战国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子(前369—286年),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