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桃林夜贺晋公》是唐朝文学家、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极力描绘了裴度受勋的场面,来歌颂裴度平叛的功劳。借以抒发了希望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积极发展生产,国富民殷的理想。该诗一气奔放,笔力简劲开阔,叙事层次明晰、逼真空灵,却又不以叙事为自足目的。
译文注释
译文
西来骑火照山红(2),夜宿桃林腊月(3)中。
朝廷的特使不分昼夜从西方赶来,夜行的骑火照得漫山遍红,与在寒冬腊月夜宿在桃林塞的班师回朝的大军会合。
手把命珪(4)兼相印,一时重叠赏元功(5)。
手中拿着命珪和特使送来的相印,功勋卓著赏赐众多为天下第一功。
注释
(1)晋公:指裴度。裴度,因平息淮西吴元济叛乱,被封晋国公。
(2)骑火照山红:喻特使昼夜兼行。
(3)腊月:阴历十二月。
(4)命珪:帝王授给大臣的玉圭。
(5)元功:最大功勋。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8),宰相裴度彻底消灭淮西割据势力班师回朝,经过桃林塞时,就在此地举行了受勋仪式。作为行军司马的韩愈写了《桃林夜贺晋公》该诗,记载途中之事。
文学赏析
“西来骑火照山红,夜宿桃林腊月中。”写朝廷特使西来授勋,夜会凯旋大军于桃林。火光闪闪,成线成片,将沿途山岭映照得彤红,可见骑速之快,随员之众。桃林距长安几百里地,本一两日即可回京,而特使还要如此热切峻急地连夜赶来,说明平定淮西给中央朝廷带来多么巨大的振奋和激动,仿佛按捺不住热切的情绪,等不及了,急派大员东出潼关迎迓。这便给全诗奠定了庄重热烈的情调。
《桃林夜贺晋公》该诗中,首句或许是事后想当然的虚拟情景,而次句则纯属耳闻目睹的现场记实了。桃林记地,腊月记时,夜宿兼二者。这是欢欣鼓舞的胜利大会师,虽在隆冬的夜里,但确实军旗猎猎鼓角齐鸣的壮观场景;地方官员接风迎迓,平民百姓奔走相告,朝廷特使突然来临,凯旋将士情绪商涨,这里自有吟诵宴饮,自有歌舞托欢……虽说不难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这一切,但诗歌在这里都有意略去了,以便腾出笔墨来写授勋这一中心事件。
首句特使西来,是动态的长镜头远景,次句桃林相会,是静中含动的中景,这一步步逼近,一层层写来,却都是衬笔和铺垫,而授勋才是焦点,才是全诗的点眼结穴之所在。因而出现了定格式的特写镜头:“手把命硅兼相印,一时重叠赏元功。”不仅授命珪,而且因裴度出征时辞去相位,此刻复任宰相,故有授相印之举。同时“诏加度封金紫光禄大夫、弘文馆大学士、赐勋上柱匡,封晋国公”(见《旧唐书》裴度传),所授官职勋阶甚多,故曰重叠。这种种殊荣都是为嘉奖平定淮西这一“元功”,元勋伟绩,天下第一功。因而诗人在授勋仪式上只选取这一典型细节而略去其它过程,甚至连中心人物裴度的形象和心理都没有涉猎,不仅使得手把命珪相印这一意象象征授勋仪式并展示其高潮,而且使之在全诗展现的阔远浩大的背景下熠熠生辉,凝重深沉而又热烈奔放。
诗人一贯反对地方割据,主张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因而平淮蔡一事使他欢欣鼓舞、扬眉吐气。《桃林夜贺晋公》该诗旨虽在“贺晋公”,同时在字里行间也鼓荡着炽烈的情怀。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杨乾坤选注.《唐诗秦岭》.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04.第148页
- [2]赵征主编.《唐诗宋词元曲 第2册 图文珍藏版》.线装书局.2014.06.第482页
- [3]俞陛云.《审美与生活 第1辑 诗境浅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01.第2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