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晚眺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江村晚眺》是宋代诗人戴复古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上二句写江头落日、潮水、鱼船的景象;下二句是写水边的一双白鸟。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明快、绘景如画、动静结合。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江头落日照平沙(2),潮退渔船(3)(4)

江边上空的夕阳笼罩江边沙滩。潮水退了,渔船倾斜着靠在岸边。

白鸟(5)一双(6)(7)水立,见人惊起(8)入芦花。

一对白色水鸟停在江水旁。闻得有人来,就警觉地飞入芦苇丛中。

注释

(1)眺:远望。

(2)平沙:指江边平缓的沙滩。

(3)阁:同搁,搁置的意思。

(4)斜:指潮退时小船在岸边横竖停靠的样子。

(5)白鸟:一种水鸟。

(6)一双:一对。

(7)临:本来作“到”讲,如“亲临阵地”、“双喜临门”。这里可引申为“在”。

(8)惊起:受到惊吓而飞起。

创作背景

《江村晚眺》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诗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夏秋的傍晚诗人站在江村边上向远处观望看到眼前景色而创作此诗。

文学赏析

《江村晚眺》这是一首即景之作。诗的一、二两句,诗人以平静的胸怀去拥抱自然,以心明神畅的笔调去描摹人们习见的、却又崇高的自然美:傍晚时分,举目眺望,江水之滨,万籁俱寂,落日的余辉映照着开阔而平缓的沙滩,潮水退落之后,小小的渔舟搁浅在岸边。这看似漫不经心的诗句,却是主观情意与客观事象的自然契合。江水、落日,沙滩,小船,这些浑然天成的静态的事物所构成的画面,正是诗人冲破了功利观念的束缚,平息了精神激动之后,全力追求的境界。

清人洪亮吉说:“静者心多妙, 体物之工,亦惟静者能之。”(《北江诗话》)卷二)试想,一个为功利所绊,耿耿于芥末琐事的人,是不会凝神专注地去发现大自然的真趣的。诗人们只有在一种虚静的心态中, 自我才能与审美对象充分交融。诗的第三句,作者在静无生息的世界里发现了生命的存在一对羽毛雪白的水鸟,静静地站立在水边。“临水立” 三个字,十分简约而形象地描画出了水乌瞬息间的神态。诗人为了同整个静的环境相和谐,不选择空中飞翔着的水鸟或水上戏游着的水鸟,而是用闲适而精细的笔触去表现静止的、休憩状态中的水禽,这便与前两句所描写的事物,构成了一幅格调统一的画面。诗的末句是全诗的传神之句,诗人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使静的画面顿时有了动感。由于水鸟的“见人”,亦即诗人的无意中的介入,打破了大自然的宁静,白鸟受惊,倏忽起飞。颇有兴昧的是诗人让那一对白色的鸟儿,”飞入了 灰白的芦花丛中,这里像是随意写出眼前景色,并没有费什么力气去刻画或涂饰,但却给人留下了优美的悬想。有时在幽静沉寂的气氛中,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更静的效果。诗人善于转静为动,巧妙地通过白鸟的“惊飞”,反衬出了江村的宁静生活。这也许正是诗人浪迹江湖、布衣终老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作者简介

戴复古

戴复古

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

戴复古(1167一1248),字式之,号石屏,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因仕途不通,一生清苦,漫游了大半个南中国,以诗负盛名于江湖间达五十年之久,是南宋中叶以后谓之江湖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的影响,又搀杂些江西派的风格。部分作品指斥朝政国事,反映人民生活,较有现实意义。写景诗也极有妙趣,词风也较为豪放。有《石屏新语》《石屏集》《石屏词》。

参考资料

  • [1]张志善编著.古人吟江阴诗词选.北京:华龄出版社,1998:77
  • [2]张维民,郭艳华主编.宋辽金元文学.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174
  • [3]中华诗文编委会.中华诗文经典诵读 初中卷 七年级.2015: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