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蕊香·和吴见山落桂

宝月惊尘堕晓。愁锁空枝斜照。古苔几点露萤小。销减秋光旋少。

佩丸尚忆春酥袅。故人老。断香忍和泪痕扫。魂返东篱梦窅。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秋蕊香·和吴见山落桂》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词人从眼前的秋日美景联想到老之将至的人生阶段,下片从香绣囊联想到送囊的伊人,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意。全词采用略貌取神的写法,正反映衬,层层铺垫,章法严谨而又活脱,形象地描绘出落桂的神韵。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宝月(4)惊尘堕晓。愁(5)空枝(6)照。古苔几点露萤小。销减秋光(7)少。

这可能是月宫中的桂子坠落在尘埃里吧。你看桂花树在月光的斜照下只剩下一些空枝了。桂树上长着几点苍老的苔藓,夜色之中又有几点萤火在闪烁着,天上的月儿不久又将要由盈转亏,眼前的秋日美景也将会逐日消退。

佩丸(8)尚忆春酥袅。故人老。断香忍和泪痕扫。魂(9)东篱(10)(11)

眼前闻到了一股桂花香味,不禁伸手去抚摸身上佩带着的香绣囊。想起她那洁白的酥手,袅娜的体态,经过这么多年想必也同样衰老了。我哀伤我俩的衰老,和泪清扫这地上的桂子。只能在梦魂中寻觅自己向往的生活了。

注释

(1)秋蕊香:词牌名。以《清真词》为定格。此词双调四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韵。

(2)和:即和韵,是用他人诗词所用的韵而作诗词。

(3)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梦窗词》中,题其名的即有六首,而和词或用其原韵而作的有五首。

(4)宝月:即“宝月玉斧”,指神话月中吴刚伐桂的故事。

(5)锁:一本作“琐”,一本作“损”。

(6)斜:一本作“残”。

(7)旋:渐渐。

(8)佩丸:指将桂花制成香丸佩带身上

(9)返:一本作“近”。

(10)东篱:指菊花。

(11)窅:深远的样子。

创作背景

《秋蕊香·和吴见山落桂》这首词当作于吴文英晚年时期,当时作者正处于穷困潦倒、艰难度日之中。此词是作者为酬和词友吴见山而创作的。

文学赏析

《秋蕊香·和吴见山落桂》这是一首咏物词。在咏“落桂“之际,寄托了身世之感。首句以吴刚伐桂的神话发端,使全词笼上了一层神异色彩,并紧扣词题“落桂”二字。《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砍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宝月惊尘堕晓”点明所咏之桂乃月中之物,绝非凡品。“宝月”用月中吴刚伐桂的事典。“愁锁空枝斜照”继续勾画坠落的桂花在夕阳斜照中的形象,她离开枝头,满怀愁绪,玉容惟悴。“斜照”二字写出黯淡的氛围,为“落桂”之“愁”起了“染”的作用。“古苔几点露萤小”一句,写树干上的苔椒,树枝上桂花点点,“古苔”二字,照应首句,接神话传说而言其古老,“露萤”写桂花色白或黄,如萤虫点点,桂花有金桂、银桂,形小,故以“露萤”喻之。一个“小”字又极写了坠落的桂花多,枝上的桂花少,而且形小的这一特点。“消减秋光旋少”言桂花开放于秋季,此句又照应词题“落桂”,言桂花凋零时秋光就逐渐消失了。过片不变,继续描绘落桂的形象。言今日落花将要全部奉献,让人们制成香佩带身上;想昔日,春风袅袅,枝条复苏之时,那时何等风光,何等幸福,然而现在已是风光不再,这不禁令词人面对落花而感叹“故人老”,面对落蕊断香难以忍住泪滴。结句“魂返东梦”下得神妙,有含不尽之意。“东篱”一词化用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意,面对落花断香,想除去泪痕,在“悠然”之中求得解脱;同时,化用谢朓《游敬亭山》“缘源殊未变,归径窅如迷”诗意,写出东篱的悠然,只能在深远迷离的梦境中追寻了。由此可见至结尾时仍是“愁锁”难平,“泪痕”难扫了。

此首咏物词“咏物而不滞于物”,采用略貌取神的写法,“愁锁空枝”“古苔几点露萤小”,略写了桂树、桂花的形象,其他着重描绘落桂的神韵,写其出世不凡,从月中坠落;写其在空枝上“愁锁”的神态,并以“斜照”的黯淡之光,“秋光旋少”以肃杀之景来烘托渲染,以此来突出“落”桂之悲愁。为了突出此点神的,又用春之袅袅来反衬,以“故人老”“泪痕”“魂返东篱梦窅”来正衬。经过词人的略貌取神,正反映衬,层层铺垫之后,强化了“落”桂的“愁锁”,从而将词人的身世之感自然地寄寓其中了。

作者简介

吴文英

吴文英

南宋著名朦胧词人

吴文英(1200—1268),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无锡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词风密丽。在南宋词坛,属于作品数量较多的词人,其《梦窗词》有三百四十余首。

参考资料

  • [1]唐圭璋.全宋词(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2895
  • [2]吴 蓓.梦窗词汇校笺释集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319-320
  • [3]赵慧文 徐育民.吴文英词新释辑评(上).北京:中国书店,2007:32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