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拍丑奴儿·学闲闲公体

朝镜惜蹉跎,一年年、来日无多。无情六合乾坤里,颠鸾倒凤,撑霆裂月,直被消磨。

世事饱经过。算都输、畅饮高歌。天公不禁人间酒,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不醉如何!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促拍丑奴儿·学闲闲公体》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是元好问学习闲闲公赵秉文的体制而作的一首词,该词描写了诗人面对现实中的“颠鸾倒凤”而发出蹉跎日的感叹,表达了词人不得已而产生归隐之心的真实痛楚。全词语言朴素,情感委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朝镜惜蹉跎,一年年、来日无多。无情六合(4)乾坤里,颠鸾倒凤(5)撑霆裂月(6),直被消磨。

早晨揽镜自照,叹惜虚度了大好光阴,一年年过去,将来的日子不多了,天地四方无情无义,世事是非颠倒,人心混乱,上天入地,无所抒其愤,直到被时间消磨。

世事饱经过。算都输、畅饮高歌(7)。天公不禁人间酒,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不醉如何!

经历过很多事情,算起来经过的岁月,都输送给了畅饮高歌老天也禁不住人间美酒的诱惑,在气候清新,景物佳美,心情快乐,事事顺畅的时刻,不饮醉酒又能怎样呢?

注释

(1)促拍丑奴儿:词牌名,即促拍采桑子。促拍,意为促节繁声,即《中原音韵》所谓“急曲子”。此调与《采桑子》《添字采桑子》字句迥异。《词律拾遗》卷一、《词谱》卷八皆列朱敦儒所作,双调,五十字,上片五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二平韵。

(2)闲闲公:指赵秉文(1159—1232),字周臣,号闲闲居士,磁州人。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累迁翰林学士。贞祐初建言迁都、导河、封建三事,朝略施行之。兴定元年(1217)转侍读学士,拜礼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同修国史,知集贤院事。次年知贡举,坐事削两阶。兴定五年(1221)复为礼部尚书。金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晚年喜禅,人或惜之。有《闲闲老人滏水集》。

(3)朝镜夕蹉跎:是说早晨揽镜自照,叹惜自己年事渐衰,虚度了大好光阴。蹉跎,失时,虚度光阴。

(4)六合:指天地四方。

(5)颠鸾倒凤:指世事是非颠倒,人心混乱。

(6)撑霆裂月:指上天入地,无所抒其愤。

(7)算都输、畅饮高歌:算起来经过的岁月,都输送给了畅饮高歌。

创作背景

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元好问赴汴京应试博学宏词科合格,被授予国史馆编修,留在汴京。正大二年(1225)夏,辞国史馆职,回登封。这两年里,和赵秉文交往最多。赵非常赏识元好问,曾经称赞其诗为“少陵以来无此作也”。所以对他来说,充满了对赵的知遇之恩。《促拍丑奴儿·学闲闲公体》该词便是元好问学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词以后而作。

文学赏析

该词上片写词人感觉岁月的消磨使人憔悴,时光的飞逝让人心惊。“朝镜惜蹉跎”,词人用了准确凝练的笔触写自己的感慨。早上揽镜自照,镜子里容颜如何并没有细说,只说有一种“惜”的情怀。惜的是岁月的蹉跎,眼看光阴白白地过去,自己却没有任何办法让好时光停驻。写该词的时候,元好问已经做了国史馆的编修,三十多岁,照理正是大展才华抱负的时候。之所以出此感慨,因其生活状态并不安好,俸禄微薄,住处卑湿;并且他亲眼看到朝廷里奸佞高居要职,刚直有才之士沉于下僚,不愿尘泥相污,却又只能任凭岁月荏苒,自己一事无成,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感慨。茫茫天地间,世事却是“颠鸾倒凤”,颠倒是非黑白,人心混乱,就算自己再“撑霆裂月”上天人地,也难抒发心中的不平和忧愤。一腔豪气,万端幽怨,只能在岁月的长河里慢慢地被消磨殆尽了。

下片紧接上片而来,正是因为失意,才会有归去的念头。在经过各种“世事”之后,词人感慨,人生许多追逐和执著,都不如“畅饮高歌”来的实在和惬意。“天公不禁人间酒”也出现在他的一首诗里,“天公不禁人间酒,崔瑗虚留座右铭”(《醉后》),意思是老天也禁不住人间美酒的诱惑,在气候清新,景物佳美,心情快乐,事事顺畅的时刻,我们尽可以开怀畅饮,学习前辈闲闲公的风雅,乘着酒兴,醉于花前,管它什么千秋大业,春夏秋冬。接下来是两个非常有名的人生胜景,也是对仗工整的佳句。“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真要四者皆具了,人人都会有元好问的感叹的,不醉如何。其实,这样的醉,只是一种忘记现实,逃避现实的慰藉。词人心中,仍然萦绕着强烈的痛楚,因为现实的残酷,也因为岁月的无情。三十多岁的心境是如此悲凉。言为心声,诗记时世。词人的执著与淡泊,都表达了一个文人在衰亡动荡朝代的两难选择。

《促拍丑奴儿·学闲闲公体》该词是学习闲闲公的体制,也学习词中的清雅。在况周颐看来,闲闲公的明哲保身,及时行乐的思想似乎更彻底;而元好问虽然说“世事饱经过。算都输、畅饮高歌”,但毕竟还有蹉跎岁月的慨叹。其实,这正是元好问的可贵之处。在看似随意的淡泊中,在刻意求醉的追逐里,表达了一个词人在不得已归向山林的真实的痛楚。这是那个特定时代的记录。

作者简介

元好问

元好问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参考资料

  • [1]马兴荣等主编.《中国词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10.第549页
  • [2](元)元好问著;王树林选注.《元好问》.大连出版社.1998.03.第66-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