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它既是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但它更是一则寓言,主要是说有个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待事物要会灵活变通、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死守教条,要注重客观现实的事实,为人处事要从实际出发。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1)人有(2)买履者,(3)(4)其足,而置之其坐(5)至之市(6),而忘(7)之。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

已得履(8)(9)曰:“吾忘持度(10)!”反归取之。及反(11)市罢(12)(13)不得履。

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直接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

曰:“(14)信度,无自信(15)也。”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注释

(1)郑:郑国。

(2)欲:将要,想要。

(3)先:首先,事先。

(4)度:衡量。动词,用尺子度量的意思。

(5)而置之其坐:而:顺承连词,意为然后。置:动词,放,搁在。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其:其它。坐:同“座”,座位。

(6)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至:等到。之:动词,到......去,前往。

(7)操:动词,拿、携带。

(8)已得履:已:时间副词,已经。得:得到;拿到。履:名词,鞋子,革履。

(9)乃:于是,就;才。

(10)持度:持:动词,拿,在本文中同“操”。度(dù):名词,量好的尺码。

(11)及反:及:等到。 反:通“返”,返回。

(12)市罢:集市结束。罢:结束。

(13)遂:于是;最终。

(14)宁:副词,宁可,宁愿。

(15)自信:相信自己。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启示

这个郑国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只懂死守教条而不懂变通,没有头脑的人可能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的确是有的,而且并不少。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书本上写到的,他就相信,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书本上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容易碰壁。

作者简介

韩非

韩非

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

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晚期韩国人,韩王室诸公子之一,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古人认为是阴谋学家,韩非的著作一大部分关于阴谋。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著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洋洋十万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