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夜永衾寒梦不成

夜永衾寒梦不成,当轩减尽半天星,带霜宫阙日初升。

客里欢娱和睡减,年来哀乐与词增,更缘何物遣孤灯。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浣溪沙·夜永衾寒梦不成》是近代词人王国维创作的词作,被整理收录在王国维的词稿《人间词》甲稿之中。这首词上半部分王国维实写自己失眠的状态。下半部分王国维述说失眠的原因和苦恼。这是王国维自己写这首词原由的自述。其中既有慨叹又有忧伤,既是自述又是自嘲,感情和用意深婉而悲哀,颇耐读者品味。这首词整体来说,王国维采用述事的写作手法,基本上都是实写,与他的其它词作虚实相结合的艺术特点不同,艺术上完全是实写,直白的表达个人情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夜永衾寒(2)梦不成,当轩(3)减尽半天星,带霜宫阙(4)日初升。

长夜漫漫,独拥寒衾,不能成梦。看着小轩前半天的星星也逐渐黯淡消失。在那带霜的宫阙上升起了朝阳。

客里(5)欢娱和睡减(6),年来哀乐(7)与词增,更(8)何物遣孤灯(9)

在客中的欢娱正连同睡眠时间不断减少,年来的哀乐之情也随着写词的数量日益增添。如今还有什么能排遣独对孤灯时的愁绪呢?

注释

(1)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2)夜永衾寒:夜长被冷。

(3)当轩:正对窗前。

(4)宫阙:即宫殿。

(5)客里:旅居他乡之时。

(6)和睡减:与睡眠一同减少。

(7)哀乐:此谓人世间喜怒哀乐的感情对内心造成的触动。

(8)缘:凭借。

(9)遣孤灯:谓热电厂遣孤灯下的寂寞。

创作背景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这段时间,王国维先是在南通、苏州、南京,后来又到了北京,大半时间作客在他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冬天,王国维有感又冷又寂寞,于是填写《浣溪沙·夜永衾寒梦不成》此词,并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4月,发表在北京。

文学赏析

王国维有失眠之症,所以在这首词中描写夜中不能成眠的情景。“夜永衾寒梦不成,当轩减尽半天星”就是写在寒冷的长夜里无论如何也睡不着,眼看着窗外天空的星星越来越少,最后都消失在熹微的曙光里,接着太阳就升起来了。“带霜宫阙”的“宫阙”,不一定就是京城宫阙。夜长被冷人醒过来,无聊观星,却一直看到朝阳的出现。这是一种何等的寂寞,宫墙可能是王国维想到了深宫怨女,自己虽然在墙外,但是寂寞又似在墙内。

“客里欢娱和睡减,年来哀乐与词增”是写自己身体、精神和写作的近况。年轻人喜欢外出,不懂得想家,纵然长年在外不归也是欢娱多而忧愁少;人到中年家庭负担重,工作压力大,客居在外总是欢娱少而忧愁多。另外,从生理上说,小孩子和年轻人睡眠最多,中年人睡眠渐少,老年人睡眠最少,说自己在客居生活中所感到的欢娱越来越少,王国维这些羁旅忧伤和离别哀怨都只能够寄托于词,所以是“年来哀乐与词增”。不然的话,在那些客舍难眠的长夜“更缘何物遣孤灯”——还能凭借什么来排遣孤灯下的寂寞。

《浣溪沙·夜永衾寒梦不成》这首词不同于王国维以往的词虚实结合,而更多的是写实,由梦中惊醒到窗外星空,初日东升,孤灯寂影。更多的是描写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和寂寞,有些时候他在苏州、南通等地任教,虽然离家不是很远,但却不能回家,这加深了他对家人的思念,自己的孤独感时时袭来,因此没有像以往的词作那样感慨时局的变化。这是王国维单纯的自身写照,几年所思,一夕梦醒的写作。

作者简介

王国维

王国维

近代著名学者、文艺批评家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早年留学日本,后执教清华研究院国学门,为“四大导师”之一。1927年6月,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精甲骨文研究,创立出土材料与文献相参证的“二重证见法”以治史。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等学术专著行世。其少作《人间词话》标出“境界”以为词中胜境。其个人创作亦以此为指归,有《人间词》甲乙稿。

参考资料

  • [1]萧艾.王国维评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72
  • [2]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