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寺僧房

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

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

勤学翻知误,为官好欲慵。

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题山寺僧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前两联描写山寺的景色;颈联写作者的所思所感;尾联写诗人未见到僧人,下山归去。全诗笔致潇洒,一气贯注,山中疏野自然之景与诗人厌世思隐之情巧妙照应,意境幽淡,韵味深长。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

窗前摇曳着树木的影子,远处山峦的峰影在阳光的照射下投射在墙上。

野炉(1)风自(2),山(3)水能(4)

微风中香炉的火焰燃烧得正旺,山间的水磨在流水的冲击下舂着稻谷。

勤学(5)(6),为官好欲(7)

勤奋学习反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当官了却发现想要懒散厌倦。

高僧(8)不见,月出但闻钟。

高僧早已消失在暮色苍茫之中,月亮出来只听见寺里传来的阵阵钟声。

注释

(1)野炉:山寺门外摆放的石香炉。

(2)爇:燃烧,焚烧。

(3)碓:舂米谷的设备,这里指水碓,以山水为动力。

(4)舂:以杵臼槌捣去米谷的皮壳。

(5)翻:副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反而”,“却”。

(6)误:错误之处。

(7)慵:懒散。

(8)暝:夜晚,晚上。

创作背景

至德二年(757),岑参自边地东归,诣凤翔肃宗行在所,经杜甫等人的推荐,授右拾遗。以其正直敢言,为权贵所忌,三月,转起居舍人,四月,出任虢州长史。不管官的品级高低,离开中央对岑参来说,总是仕途的不顺。岑参二十岁时,“献书阙下”,但是结果是“金尽裘敝,蹇而无成”(《感旧赋》)。其后交结的多是僧人、隐士,难免沾染佛家避世的思想。这首五言律诗即是岑参作于虢州(今河南灵宝)。

文学赏析

揣摩诗意,全诗当是写傍晚到月出这一时段。此诗前三联对仗。首联扣题写“山寺”。“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一联的中心词是个“影”字,从“摇”字里还会感到“风”的存在,可见山寺处在密林中。“一峰”写山,但是这“山”,却是通过“墙阴”的影子反映出来的。此时夕阳西下,万山金色,只有一峰,影过寺墙,是那样的悠长。诗用曲笔,十分巧妙。

颔联中“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这两句的正常语序是“风(来)野炉自燕,水(落)山碓能春”,这里省略了动词,要靠读者意合。上句承接“窗影摇群木”,对句承接“墙阴载一峰”,使其意脉不断。“山碓水能舂”一句在今天看来有些质木,但在当时“水碓”是一种先进的机械,作者将其入诗,足以说明其诗作的鲜活。

颈联转折,扣题写“僧房”。这里作者“勤学”的应是佛理,认为出山做官就是“误”。“为官”要想“好”,就要“慵”。这两句都是作者的愤慨语,是远宦虢州的牢骚。要真像他说的这两句,岑参的官帽,早就以“不作为”拿掉了。事实证明,岑参在以后的宦海生涯里。并没有“慵”。

尾联表层意思是说,到天黑了,月亮出来了,要等待的“高僧”还是没有回来,只好下山。在下山的路上,却听到了山寺传来的钟声。作者要等待高僧,无非是请教佛理。其实,在没有请教之前,作者已经“勤学翻知误”了,见不见“高僧”倒不重要。这一联作者的用意,是突出山间的空旷和山寺的宁静。

作者简介

岑参

岑参(诗雄)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岑参(717—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