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行

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汎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

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

万姓聚舞歌太平,我无为,人自宁。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

帝不去,留镐京。

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春日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用乐府古题创作的古诗,收录于《全唐诗》。此诗旨在讽刺封建帝王们好神仙,求长生而不成功,而提倡道家无为的治国之术。诗人借用祝寿之机,用黄帝升天的故事来劝告唐玄宗要清静无为,休养生息,才能治国安民。全诗语言如行云流水,婉转动听。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深宫高楼入紫清(1),金作蛟龙盘绣楹。

深宫的高楼高耸入云,宫殿中的大柱子上盘着金龙。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2)弹鸣筝。

当窗的佳人在白日下纤手调筝,发出优美的乐声。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3)

春风将曲子徐徐吹进君王之耳,原来这是一首仙人之曲,曲名叫《升天行》。

因出天池汎蓬瀛(4),楼船蹙沓(5)波浪惊。

众多楼船绕着天池中的蓬莱仙岛,接沓而行,船下的波浪发出哗哗的响声。

三千双蛾(6)献歌笑,挝钟考鼓(7)宫殿倾。

三千名宫娥在船上载歌载舞,撞钟击鼓之声震得宫殿发出轰鸣。

万姓聚舞歌太平,我无为,人自宁(8)

群臣和百姓们也都翩翩起舞,歌颂天下太平。

三十六帝(9)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10)

君王实行无为而治,天下百姓自然安居乐业。

帝不去,留镐京(11)

天庭上三十六个天帝要来迎接,仙人们纷纷驾着云车翩然而下。

安能为轩辕(12),独往入窅冥(13)

但是当今之圣明天子,要留在都城与民同乐。

小臣(14)拜献南山寿(15)陛下万古垂鸿名(16)

他怎忍心像轩辕黄帝那样,丢下群臣百姓独自一个人去升天成仙呢?

注释

(1)紫清:紫微清都之所,天帝居住的地方。此指云霄。

(2)弦将手语:弦与手摩擦而成声,即以手弹奏之意。手语:手弹乐器,以乐声为语。

(3)升天行:古乐府曲名。

(4)天池汎蓬瀛:天池:指御园中的池沼。泛蓬瀛:绕着湖中的假山泛游。蓬瀛,传说中的海中仙山蓬莱、瀛洲。此指天池中的小岛和假山。

(5)蹙沓:密集迫近貌。

(6)双蛾:这里指宫女。蛾,蛾眉,一女有两眉,故称双蛾。

(7)挝钟考鼓:敲钟击鼓。挝、考,皆击也。

(8)我无为,人自宁:这里指无为而治。《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

(9)三十六帝:道教传说有三十六个天帝。

(10)云軿:这里指仙人在云中乘坐的有帷有盖的车子。軿,有帷有盖的车子。

(11)镐京:西周国都,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自汉武帝后遗址沦陷。这里指唐都城长安。

(12)轩辕:黄帝名。黄帝骑龙升天事,见《史记·封禅书》。

(13)窅冥:深远幽隐的样子。窅,同“窈”。入窅冥,升天之谓也。

(14)小臣:李白自称。

(15)南山寿:喻寿命长,为常用祝寿之语。

(16)陛下万古垂鸿名:“陛下”句:陛下,对帝王的尊称。陛,台阶。天子陈侍卫于台阶下,以御不测。群臣对天子说话,不敢直呼,呼台阶下侍卫以告天子。垂,流传。鸿名,大名。

创作背景

《春日行》此诗当是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或四载(745年),李白应诏入京以后待诏翰林时所作。明胡震亨云:“鲍照《春日行》咏春游,太白则拟君王游乐之辞。”唐玄宗春日泛游白莲池,召李白作辞。时李白已酒醉翰林苑,乃命高力士扶以登舟,即兴而作此诗。

文学赏析

《春日行》是乐府时景二十五曲之一,本咏春游,李白拟作咏君王游乐之词。在这首乐府诗中,李白借用向唐玄宗祝寿之机,用黄帝升天的故事,规劝唐玄宗无为而治,为民休养生息,与民同乐,发挥了诗歌的隐讽作用。

《春日行》此诗主要内容是讽刺封建帝王们好神仙,求长生而不成功,提倡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之术。“我无为,人自宁”,“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为全诗主旨。

《春日行》全诗可分为三段。开头六句为第一段,写帝王们身居豪华富丽的宫殿,身边美女娇娃成群,享尽人间荣华富贵,而对此仍不满足,妄想成仙升天。中间五句为第二段,写帝王游冶苑池,宫女歌笑,钟鼓齐鸣,百姓祝福。这一段浓墨重彩,写尽了帝王们极尽声色的奢靡生活,看似歌功颂德,暗含讽谏之意。最后十句为第三段,表达诗人的观点:求神成仙是不可能成功的,不可能像轩辕黄帝那样聆听到广成子的教诲,也不会像轩辕黄帝那样乘龙上天,最终还得留在自己的京城。只有清静无为,才能治国安民。末二句,企望唐玄宗成就伟业,垂名万古。

大多数献给皇帝的诗歌都比较拘谨,生怕有不当之处,李白的这首《春日行》乐府诗,写如行云流水,婉转动听,应该说是成功的。既飘飘欲仙,又不卑不亢,规劝之意明显,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4
  • [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3-86
  • [3]郭茂倩编 崇贤书院释译.乐府诗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