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道中二首·其二

秋野苍苍秋日黄,黄蒿满田苍耳长。

草虫咿咿鸣复咽,一秋雨多水满辙。

渡头鸣舂村径斜,悠悠小蝶飞豆花。

逃屋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海州道中二首》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勾勒了北宋后期江苏北部近海地区农村的画面。第二首,续写第二天白昼所见,景物与夜间的静谧优美有所不同,显得比较萧疏。全诗语言朴实,诗风平和清淡,如同浓淡有致的水墨画,反映了诗人追求朴实自然的情趣,然所写环境偏于静寂,色彩偏于幽冷,给人萧条荒凉的感受。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秋野苍苍秋日黄,黄蒿满田苍耳长。

秋日高照,野草苍苍,满田长着黄蒿苍耳。

草虫咿咿鸣复咽,一秋雨多水满辙。

草虫咿咿鸣叫,时低时高。秋天雨水满田,田里荒草滋生。

渡头鸣舂村径斜,悠悠小蝶飞豆花。

渡头鸣舂,小径幽斜,小蝴蝶在豆花上悠悠飞舞。

逃屋(1)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

逃亡者的屋里长满了野草,屋外结着累累的西瓜。

注释

(1)逃屋:指逃亡者原来住的房屋。语本唐聂夷中《咏田家》:“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作者简介

张耒

张耒

北宋大臣、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安)人。熙宁年间(1068—1077)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崇宁五年冬至大观元年(1106—1107)左右,归居淮阴。晚年留居陈州(今河南淮阳)。早年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兄弟,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张耒擅长诗词,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