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黯淡灯花开又落

黯淡灯花开又落。此夜云踪,究向谁边着。频弄玉钗思旧约。知君未忍浑抛却。

妾意苦专君苦博。君似朝阳,妾似倾阳藿。但与百花相斗作。君恩妾命原非薄。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蝶恋花·黯淡灯花开又落》是由清代著名学者、文艺批评家王国维所作的一首词。词的大意如下,黯淡的残灯中,灯花结了又落。这夜啊,他如云般无定的行踪,究竟停歇在哪儿呢?不住地抚弄着头上的玉钗,想起旧时的盟约,我知道,您是不忍心把它全都背弃的。我的情意苦于太专一,而您却苦于太广泛;您像光辉灿烂的朝阳,而我却像向阳的葵藿。我如今只与百花欢乐地共度芳春,我深信,无论是您的恩情还是我的命运,本来都是不算薄的。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黯淡(2)灯花(3)开又落。此夜云踪(4),究向谁边(5)(6)频弄(7)玉钗(8)旧约(9)。知君未忍浑抛却(10)

黯淡的残灯中,灯花结了又落。这夜啊,他如云般无定的行踪,究竟停歇在哪儿呢?不住地抚弄着头上的玉钗,想起旧时的盟约,我知道,您是不忍心把它全都背弃的。

妾意苦专君苦博。君似朝阳,妾似倾阳藿(11)。但与百花相斗作(12)。君恩妾命原非薄。

我的情意苦于太专一,而您却苦于太广泛;您像光辉灿烂的朝阳,而我却像向阳的葵藿。我如今只与百花欢乐地共度芳春,我深信,无论是您的恩情还是我的命运,本来都是不算薄的。

注释

(1)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2)黯淡:昏暗。

(3)灯花:灯心余烬结成的花状物。

(4)云踪:谓那出外冶游之男子的踪迹。

(5)谁边:何人处。

(6)着:着落。

(7)频弄:不断用手把玩。

(8)玉钗:女子首饰。

(9)旧约:以前的盟约

(10)浑抛却:全都丢弃。

(11)倾阳藿:典出自曹植《求通亲亲表》。藿(huò):豆叶。

(12)相斗作:相争开放,即开花。

创作背景

《蝶恋花·黯淡灯花开又落》此词比兴寄托之迹较明显,大致作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饶宗颐《人间词话平议》特意举出,王国维也借樊志厚之口,把观物之微,托兴之深,作为自己词之特色。王国维在三十而立之年从苏州到了北京,由哲学转向文学,在因“词之成功”而“志于戏曲”之际创作此词。

文学赏析

“黯淡灯花开又落”是写房中景,但同时又有一种“起兴”——引起人的感发的作用。古代点油灯或蜡烛,灯芯燃烧久了就结成花,结了花的灯芯火光较暗,要等它落下去或动手把它剪下去灯光才亮起来。既然灯花也叫“花”,那么当然就可以用“开”和“落”来形容。灯花“开”的时候光线就暗淡,灯花“落”的时候光线就明亮。而“开又落”,是一个连续不断地从暗到明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可以想像:房间中这个女子独自面对孤灯长时间地等待着她所爱的那个男子,眼前的灯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屋中光线也因此暗了又明,明了又暗,那男子却始终没有回来。

接下来是对女子感情和心理的描写。“此夜云踪”的“云踪”,用了“巫山云雨”的典故,只不过说的不是女子,而是指那个多半是出去寻花问柳的男子。“知向谁边着”是问句,“知”是推测的口吻。“频弄玉钗”的“玉钗”,当时定情的信物;“频弄”,是拿在手中频频摆弄。这女子在百无聊赖的等待之中手里摆弄着定情的信物,心中就想起了定情时的盟约。上片四句,很巧妙地把景物和心情结合起来,把人物外表的“静”和内心的“动”结合起来,生动地写出了这个女子在孤独的等待之中内心所受的煎熬。

如果说上片感发重在“情”的话,下片的感发就重在“理”。“妾意苦专君苦博”就是很理性的句子。“苦”在这里是程度副词,有“很”或者“太”的意思。两者地位不同,性格完全不同,彼此的感情也是不对等的。可是这真是由个人的天性带来的无可奈何的悲剧:“君似朝阳,妾似倾阳藿”。男人就是太阳,女人就是那种天性向阳的植物。

“但与百花相斗作”的“斗作”,是“相斗作花”的意思。就是说,妾不乞求郎君专一于我,因为对太阳来说那是不可能的。妾只希望享有一个和百花争放的机会,妾会在夫君的阳光下开出美丽的花朵来。得到这个机会,那是君对妾的厚恩;开出妾的花朵而不像杨花那样“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蒙蒙坠”,那是妾的好命。只要能够这样,妾在这个世界上就感到十分快乐和满足了。“君恩妾命原非薄”,认命而不怨是封建道德赋予女性的一种精神重负,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则这些词只是表现了弃妇在怨与不怨之间的内心矛盾与痛苦。

作者简介

王国维

王国维

近代著名学者、文艺批评家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早年留学日本,后执教清华研究院国学门,为“四大导师”之一。1927年6月,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精甲骨文研究,创立出土材料与文献相参证的“二重证见法”以治史。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等学术专著行世。其少作《人间词话》标出“境界”以为词中胜境。其个人创作亦以此为指归,有《人间词》甲乙稿。

参考资料

  • [1]萧艾.王国维评传.漓江出版社.2017.88
  • [2]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中华书局.2002.327-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