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归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暮归》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杜工部集》中。此诗前四句写暮归的景色,营造出凄凉的氛围,衬托诗人的悲哀之感。后四句转入抒情,描写羁旅生活的寂寞无聊。这首诗的突出艺术特点是虚实结合,体现了杜甫在诗艺上的追求。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1)(2)白鹤栖,城上击(3)(4)啼。

秋箱打黄了碧绿的梧桐树上,白鹤在栖息,城楼上的梆子声惊得乌鸦在啼叫。

客子(5)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6)风凄凄。

踏着明亮的月色我回家进门,寒凉的风中传来不知谁家的捶绢声。

南渡桂水阙(7)舟楫,北归秦川(8)多鼓(9)

想南去渡过桂水却没有船只,想北回秦川又到处战乱不息。

年过半百不称意(10),明日看云还杖藜(11)

虽然年过半百却不称心如意,明天看云还要抚杖而行。

注释

(1)黄:在此用作动词,霜使原来的碧梧变黄。

(2)梧:梧桐。

(3)柝:击柝即打更。

(4)乌:乌鸦。

(5)客子:作者自谓。

(6)捣练:捣洗白绸。

(7)桂水阙:桂水:今连江,一说为漓江,均在广西。这里应指湘水。阙:缺。

(8)秦川:古地区名。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一带。这里指长安。

(9)鼙:一种军用小鼓。鼓鼙在唐诗之中常用来比喻战争。可能是指当年吐蕃入侵。

(10)不称意:不如意。

(11)杖藜:杖:拄(杖)。藜:用藜茎制成的手杖。

创作背景

《暮归》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诗人在公安(今湖北公安)时。此前杜甫在夔州的时候,写诗极其讲究诗律,写出了不少调高律细的诗篇,同时又想突破律的束缚,尝试一种新的诗体。有一天,他写了一篇非古非律,亦古亦律的七言诗《愁》,题下自己注道:“强戏为吴体。”接着,他又陆续写了十七八首这样的诗于是唐诗中开始多了一种“吴体诗”。这首《暮归》也是一首吴体七律。

文学赏析

《暮归》这首诗前四句写暮归的景色,营造出凄凉的氛围,衬托诗人的悲哀之感。白鹤都已栖止在被浓霜冻黄的绿梧桐边。城头已有打更击柝的声音,还有乌鸦的啼声。寄寓在此地的客人回进家门时,月光已亮了,不知谁家妇女还在捣洗白练,风传来悲凄的砧杵声。天色晚了,城上守卫兵要打梆子警夜。唐诗中写夜景,常有捣练、捣衣、砧杵之类的词语。大约当时民间妇女都在晚上洗衣服,木杵捶打衣服的声音,表现了民生困难,故诗人听了有悲哀之感。

下半首四句也同样转入抒情。要想渡桂水而南行,可没有船;要想北归长安,路上还多兵戎。都是去不得。年纪已经五十多岁,事事不称心,明天还只得拄着手杖出去看云。这最后一句是描写他旅居夔州时生活的寂寞无聊,只好每天拄杖看云。浦起龙说:“结语见去志。”(《读杜心解》)此评并不准确。应该说第三联见去志,结句所表现的并不是去志,而是寂寞无聊。

《暮归》这首拗体七律体现了杜甫在诗艺上的追求。在这首诗中值得注意的艺术特点是虚实结合。尤其是第一句“霜黄碧梧白鹤栖”,一句中出现了三种颜色。仔细推究,这些颜色是有虚实之分的。“黄”和“白”是实在的,但“碧”就是虚写,因为“碧梧”叶已给严霜打“黄”了。可见用字也像用兵那样,可以“虚虚实实”。“虚写”,实质就是突破词义的束缚,使词的组合形式达到意义的丰富性,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努力就是一种“陌生化”的艺术感染力,值得借鉴。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 [1]宋红.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卷: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125
  • [2]杨佐义.全唐诗精品译注汇典(上):长春出版社,1994:847-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