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淮阴行五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这是仿照南朝乐府旧题《长干行》所写成的一组民歌,五首诗描述了作者所见到的淮阴(今江苏淮安)的沿江景象以及船妇的内心情感。组诗多用心理描写手法,情感缠绵悱恻,风格含蓄婉转。
译文注释
译文
簇簇(1)淮阴市,竹楼缘岸上。
拥簇簇的淮阴市,竹楼排列在河岸上。
好日起樯竿(2),乌飞惊五两(3)。
晴空太阳从桅杆出升起,乌鸦飞起惊动了测风的五两。
注释
(1)簇簇:簇:此指房舍攒聚密布。
(2)樯竿:桅杆。
(3)五两:测风器具。许慎《淮南子》注曰:“綄,候风也,楚人谓之五两也。”
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刘禹锡任职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时期。当时刘禹锡因风大浪急,难以行舟,滞留淮阴,而作诗五首,供乐府吟唱之用。诗中淮阴风情,足堪入歌,可见唐时淮阴水上盛况。
文学赏析
刘禹锡用这五首短诗,道尽了当时淮阴市的盛况,刻画了有着淮阴特色的地域风情,讲述了发生在淮河岸边动人的故事,表现了当地船妇的内心情感。其写景“簇簇淮阴市,竹楼缘岸上”、“烟波与春草,千里同一色”等句,颇能抓住特色展现淮河岸边的市井景象以及两岸的千里景色,颇富民俗风光。其刻画船妇的心理情感也极为细腻,表现得含蓄婉转。比如第三首明明是写女主人公思念丈夫,却不着一字,而偏偏写女主人公想到自家船上的细节,格调清新,传情婉约,情意绵绵。尤其用“早早使风来,沙头一眼认”两句表现女主人公期待丈夫早早归来的心理,颇为含蓄有味。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在第四首体现得极为典型。早春时节,淮水轻荡,紫燕双飞。船妇在船埠给自己的丈夫送行。诗中省去了一切送别场面的描写,一开篇就抓住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集中笔墨描写她的内心独白。“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女主人公与丈夫分别之际,深情难舍,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不知究竟从何说起。首句忽然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什么东西令我羡慕?次句的回答更出人意外:羡慕丈夫船尾的燕子。这一问一答,痴人痴语,既不关情,也无涉送别,似乎很不切题,但三、四两句一转,便使前面的疑团涣然冰释,整首诗的感情画面顿时活跃起来。“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她想燕子能随船飞行,在樯竿上停留,自己丈夫无论是宿夜还是进餐,它天天都能见到;而人不如燕,自己反不能相随左右。这就把女主人公的一片深情和盘托出。诗不说女主人想以身相随,而说羡慕随船远行的燕子,委婉传意,以曲取胜,显得含蓄蕴藉。羡慕燕子,意在希望能像燕子那样天天见到自己丈夫的食宿情况,出语温柔体贴,细腻地表达了少妇对丈夫的款款深情。诗用比兴体托物抒怀,此乃乐府本色。与南朝乐府民歌《三洲歌》机杼相同,神理暗合。刘禹锡在诗前小序称:“作《淮阴行》以裨乐府。”可见诗人学习南朝乐府民歌的用心。
这一婉转的表现手法也表现在第五首的“无奈晚来时,清淮春浪软”两句上。所谓“春浪软”,即春浪柔软不大之意,这就意味着船夫不会因为风疾浪大而赶回,如此则船妇、船夫相见也就不可能了,故船妇颇感到“无奈”。此处着一“软”字,堪称神来之笔,它与昂昂的船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隐隐约约透露出女主人公那份失意和难以排解的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