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汤问·高山流水

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锺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之间由于鼓琴听琴而产生的交情。 世间版本众多,以下录入内容参考维基文库。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伯牙(1)(29)(20)琴,锺子期(1)听。伯牙(29)(20)琴,(9)(2)在登高山。锺子期曰:「(1)哉!峨峨(11)(4)(12)(5)泰山!」(9)(2)在流水。锺子期曰:「(1)哉!洋洋(13)(6)(12)(5)江河!」伯牙所念(14)(7),锺子期(15)(8)(25)(16)(26)(17)。伯牙游于泰山(26)(17)(27)(18),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28)(19)琴而(29)(20)(26)(17)。初为霖雨(26)(17)(30)(21),更造崩山(26)(17)音。曲每奏,锺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31)(22)而叹曰:「(1)哉,(1)哉,子(26)(17)听夫!(9)(2)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32)(23)声哉?」

伯牙擅长弹琴,锺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锺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伯牙内心想着流水。锺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锺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取琴弹奏起来。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每奏一曲,锺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懂了啊,弹琴时您心里想的和我想表达的一样。我到哪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

注释

(1)善:擅长、善于。

(2)志:志趣、心意。

(3)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4)峨峨:高耸的样子

(5)若:好像

(6)洋洋:盛大的样子

(7)所念:心中想到的

(8)必:一定善:擅长,善于。

(9)志:志趣,心意。

(10)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11)峨峨:高耸的样子

(12)若:好像

(13)洋洋:盛大的样子

(14)所念:心中想到的

(15)必:一定

(16)得:领会,听得出

(17)之:代词 或是结构助词「的」

(18)阴:山的北面

(19)援:拿,拿过来

(20)鼓:弹

(21)操:琴曲名。

(22)舍琴:丢开琴。意思是停止弹琴。

(23)逃:隐藏。

(24)逃声:躲开。隐藏自己的声音,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隐藏自己的心声。逃,逃避

(25)得:领会,听得出

(26)之:代词 或是结构助词“的”

(27)阴:山的北面

(28)援:拿,拿过来

(29)鼓:弹

(30)操:琴曲名。

(31)舍琴:丢开琴。意思是停止弹琴。

(32)逃:隐藏。

(33)逃声:躲开。隐藏自己的声音,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隐藏自己的心声。逃,逃避。

作者简介

列子

列子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

列子(前450—前375年),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有《列子》,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