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歌行
妾家白蘋洲,随风作乡土。
弄篙如弄针,不曾拈一缕。
四月鱼苗风,随君到巴东。
十月洗河水,送君发扬子。
扬子波势恶,无风浪亦作。
江深得鱼难,鸬鹚充糕臛。
生子若凫雏,穿江复入湖。
长时剪荷叶,与儿作衣襦。
作品简介
《棹歌行》是明代文学家、诗人袁宏道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以渔妇自述的形式,描写了长江渔民的贫苦生活,体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诗歌采用乐府民歌体,自始至终运用叙述的手法,语言通俗,富有生活气息。
译文注释
译文
妾家白蘋洲(1),随风作乡土(2)。
我本住在白蘋洲,随船漂泊,居无定所。
弄篙如弄针(3),不曾拈(4)一缕(5)。
使用竹篙,就好像使用针线一样顺手,可不曾做过针线活。
四月鱼苗风(6),随君到巴东(7)。
四月鱼苗风刮起,就和丈夫一同去巴东一带打鱼。
十月洗河水(8),送君发(9)扬子(10)。
十月最后涨水的时候,又远送丈夫去扬子江口去追逐鱼群。
扬子波势恶,无风浪亦作(11)。
扬子江口风浪险恶,没有风,也是波浪滚滚。
江深得鱼难,鸬鹚(12)充(13)糕臛(14)。
江水深而鱼难得,只有宰杀喂养的鱼鹰当做干粮充饥。
生子若凫雏(15),穿江复入湖。
儿子生下来和野鸭子一样,在江湖里飘荡,穿梭。
长(16)时剪荷叶,与儿作衣襦(17)。
孩子长大一点就剪碎荷叶,给他当做衣服。
注释
(1)白蘋洲:生满蘋草的水边陆地。白蘋,生长在水边的一种植物,性喜浅水。
(2)乡土:出生的故土。
(3)针:同“针”,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
(4)拈:用手指搓捏或拿东西。
(5)一缕:一丝线,此代指针线活。
(6)鱼苗风:渔家常用之语,指鱼苗长得特别旺盛。鱼苗,又叫鱼秧,鱼子始孵化出生,如禾之苗,凡动植物,无节制的生长,叫“风”。
(7)巴东:郡名,在今湖北秭归一带。
(8)洗河水:渔家常用之语,十月霜降而河水澄清,叫“洗河水”。
(9)发:出发,到。
(10)扬子:长江从江都到镇江之间的一段,古称扬子江。
(11)作:起。
(12)鸬鹚:水鸟名,俗称“鱼鹰”,羽毛黑色,善捕食鱼类,渔人常养它来捉鱼。
(13)充:充作,当作。
(14)糕臛:泛指食物。臛:肉羹。
(15)凫雏:小野鸭。凫,水鸟名,俗称“野鸭子”。雏,幼小的鸟。
(16)长:长大。
(17)衣襦:泛指衣服。襦,古代儿童穿的一种短上衣。
创作背景
万历二十三年(1595),作者被选为吴县(今属江苏)县令,在任上,颇受地方爱戴,却招致当道者不满,为消除胸臆的不快,作者辞官游历东南名胜。万历二十六年(1598),作者被起为顺天府(今属北京)教授。《棹歌行》该诗便作于赴京途中。
文学赏析
《棹歌行》该诗通篇以第一人称“妾”自叙,首先给读者以亲切、自然之感。诗以主人公“妾”的自叙开头,首二句开门见山,紧扣诗题:白蘋洲——这是江河中的一个沙洲,居住于此,本非佳处,乃渔民职业所致,却还要不断变更迁徙——漂泊浪迹、随风而往、随风而宿、四处为家,这便与诗题《棹歌行》相切了。妙在“随风作乡土”之句,生动地显示了渔民生活的特点,也暗喻了随之而来的艰困之状。为了打鱼,不得不穿江走湖,其“乡土”只能“随风”而变,或东或西,今南明北,艰困之状于此可见;同时,诗句又为下文详述作了提示,接踵而至的一幕幕生活写照:“四月鱼苗风,随君到巴东。”“十月洗河水,送君发扬子。”“穿江复入湖”,这些都是因此而生。“随风作乡土”以显示生活本质特征的形式笼盖了整首诗的内容,起到了纲举目张的效果。
三、四句比喻形象而贴切:既是渔民,必须弄篙,此本常理,而诗人妙在以弄针作比喻,说“不曾粘一缕”,娴熟异常,足见弄篙技巧之高。作为一般比喻,话说至此已够,然问题的实质还不止于此——作为一个女子(“妾”),能使弄篙如同弄针,诚属不易,说明生活的艰难与打鱼的实践,已使这位妇道人家成了一位弄篙的行家里手了;然而更重要的,恐怕还要表明,妇人因常弄篙,以至于无法弄针,才使“长时剪荷叶,与儿作衣襦”,渔民生活之艰困,由此又显一斑。
紧接着四句,展示了渔民漂泊生活的真景,是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前面说“随风作乡土”,“风”此处作了诠解:“鱼苗风”——鱼汛之风,以及季节风。“四月”与“十月”是虚实结合的月令:虚者,“四月”“十月”并非某年如此,而是年年如此;实者,每到此时,必要“到“巴东”“发扬子”,非如此捕不到鱼。“随君”“送君”两词,既点明了“妾”的身份,又表现了妻子与丈夫之间患难与共、休戚相关的真挚感情。
诗人写到“送君发扬子”,意犹未尽,继而是“扬子波势恶,无风浪亦作”。此两句乃承上启下:妾送君发扬子,自然临别叮咛再三,这是承上;扬子的波势恶,必导致打鱼难,故而下句“江深得鱼难”便成了顺理成章之言,这是启下;再进一层,由于“得鱼难”,也就引出了渔民杀捕鱼工具——鸬鹚充饥的结果,真是可悲复可叹!
更令人感到辛酸的是末四句,它照应了开首“弄篙如弄针”,也照应了“随风作乡土”——正由于一家子“随风作乡土”,才会导致刚出世的孩子如同凫雏般穿江入湖,漂泊水上;正由于弄针线的母亲弃针线而弄篙,孩子才只好长时期地以荷叶蔽体御寒,生活困苦,凄惨可怜!诗人缜密的针脚,将一卷渔民水上生活的水墨画完整而又令人感叹地展示毕现,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该诗风格近于民歌。它的语言简洁明快,朴实清新,体现了袁诗的特点。“鱼苗风”、“洗河水”等,都是渔家常用之语,诗人就地取材,把它们恰切地用于诗中,更显示了民歌的情调。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魏建,徐文军主编.《中国文学 第4册》:齐鲁书社,2002.06:第13-14页
- [2](明)袁宗道,(明)袁宏道,(明)袁中道著.《三袁集》:三晋出版社,2008.10:第99-100页
- [3]朱安群编选;马雪松等注释.《明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10:第438页
- [4]吴庆峰著.《历代叙事诗赏析 第2版》:明天出版社,1998.09:第2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