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悟真院》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首句写悟真院的地理环境优美; 次句写倦游后倚窗午睡,忽听得小鸟啼叫应和,点出正是桃红柳绿的春天;三、四两句,诗人的视野从悟真院移到了整个钟山,写出了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的情景。全诗短短四句,却能写的景中有人,人中有景,以恬淡心情入诗而成清新淡远之境。
译文注释
译文
野水纵横漱(1)屋除(2),午窗残梦鸟相呼。
野水纵横冲洗着山寺的台阶,午觉梦醒窗外鸟儿唤呼。
春风日日吹香草,山北山南路欲无(3)。
春风天天吹拂着香草,山南山北草长得小路将无。
注释
(1)漱:冲刷。
(2)除:台阶。
(3)路欲无:指芳草滋生,把路径都掩盖了。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可考。王安石晚年退居钟山,悟真院环境幽静,是他常去游览的地方。诗人有感于这一带的自然风光,创作了此诗。
文学赏析
诗首句写悟真院的地理环境,除了寺院后面有八功德水之外,附近还有许多纵横交错的溪涧,与杜甫《客至》诗“舍南舍北皆春水”的境界相仿佛。“漱”字写出野水仿佛是在冲击啮咬着屋阶,这样写很有动感,灵动而活泼。悟真院浸润在纵横交错的野水之中,殿阁临流,意境明净,多姿多态,不由想起古人所推崇的枕石漱流的隐逸生活,所以下句转入诗人倦游后临窗午睡的情景。似梦似醒中,诗人对所有声响都很敏感。但一切又似乎那么遥远、模糊,难以把意识从残梦中拉回来。
由于悟真院的环境是那么清幽,所以诗人一枕小睡,梦境里犹是满山的盎然春色;梦魂悠远轻扬,仿佛沾染了芳草的清香。“山北山南路欲无”有两层意思,一是春深草长,是当时节令景物的实写,托于梦境,似幻实真。一是山径芜没,梦里不知归路,所以诗人贪恋这氤氲迷离的境界;任它野水漱除,鸟儿相呼,也难以唤回残梦。
王安石一直喜好禅宗,他曾写《记梦》绝句:“月入千江体不分,道人非复世间人。钟山南北安禅地,香火他日供两身。”以诗的形式表达对禅学的见解。在这首诗中,淙淙的山水冲激着阶除,不知这水源于何处,流向何方;也不知它起于何时,何时枯竭,就这样无休止地流着,给人以既古老又清新的感受。诗人沉浸在神秘而又清纯的大自然中,万虑皆消,酣然睡去。“鸟相呼”三字写得真幻相间,是梦中有鸟叫,还是鸟叫醒了梦,妙在全不说破,点到即止。春风和暖,芳草萋萋,这是诗人来时所经之路,还是梦中之幻景,是真是梦,都不必去刻意分别。诗人不仅不想去找前行的路,甚至还忘掉了来时的路。这是极其浑化无迹、心物相合的境界。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引张舜民语,评论王安石晚年诗“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欲有寻绎,不可得矣”,这首诗便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