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泛海》是明代文学家、思想家王守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颇含禅意的诗,前两句写诗人处变不惊,沉着坚毅与死神搏斗的心境,后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一片惊涛骇浪中光风霁月般的内心世界。这首诗记录了诗人泛海悟道的深刻感受,气势奔放豪迈,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诗人的思想与人格。全诗雄浑有势,秀逸有致,胸襟才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险夷(1)原不(2)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一切安危与福祸都不应该滞留心胸,这些艰难险阻何异于浮云飘过空中。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3)下天风。

夜深人静中,海涛翻涌三万里远,我犹如驾驭锡杖的禅者乘月随风而去。

注释

(1)险夷:崎岖与平坦,引申为艰难与顺利,犹言安危、祸福。

(2)滞:停留。

(3)飞锡:谓僧人等执锡杖飞空。锡,锡杖,又称禅杖、声杖、鸣杖,僧人所持手杖,其杖头有锡环,振动时会发出锡锡声。

创作背景

《泛海》这首诗作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明武宗利用宦官刘瑾等八虎,实行特务集权统治,朝政腐败不堪。大臣戴铣、薄彦徵等上疏要求惩办刘瑾,反被逮捕下狱。群臣慑于宦官淫威,噤若寒蝉。独有王守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结果被杖责四十板,谪贬贵州龙场驿。他贬去贵阳途中,回故乡余姚辞别亲人。刘瑾派两个爪牙尾随,伺机加害。过钱塘江时,王守仁突然不见,爪牙四处搜寻,在江边发现一双鞋子,一首绝命诗,一顶斗笠飘浮在江上。两个爪牙以为他投江自杀了,才怏怏而去。原来,这是一出金蝉脱壳计,王守仁早已纵身跳上一艘商船出海了。不料船在海上遇到风暴,大海疯狂咆哮,船在劈天巨浪中漂流,生命在危殆中。王守仁却镇静自若,端坐舟中吟出了这首诗。

文学赏析

《泛海》这首诗意态潇洒,有一股正义的豪情,表达了王阳明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哲学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他主张的「心学」和开创的阳明学派在後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王阳明的学说打破了当时理学家们对于「人」的钳制,解放了一大批人的心灵世界,渐渐成为思想界的一种风尚。

诗歌头两句「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原」说明人世一切的艰难挫折,诗人原本就不放在心中,万物的变化衹不过如同浮云掠过太空一样,在心中留不下任何痕迹。尽管这海上风云变色、巨浪滔天,衹要我心不为所动,这大浪又算得了什么?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王阳明坚毅无畏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王阳明的哲学观:「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能达到心灵的纯明境界。

在诗歌的三、四两句中,诗人更进一步地描写了自己心中此时的感受:「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说在这「静谧」而辽阔的大海上,自己就好像手拿着锡杖(高僧手持的一种法器),驾着天风,在月光下飞越「海涛三万里」,这惊涛骇浪中命悬一线的惊险航程,在诗人笔下竟成了如此富有诗意的一次旅行。说到「静」字,还有一个故事:唐代禅宗高僧惠能有一次听两人辩论说风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惠能却说,都不是,是你们的心在动。王阳明的「心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他说,「可知充天塞地中间,衹有这个灵明,人衹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王阳明全集》)。

从《泛海》的创作背景看,《泛海》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以及诗歌背後所蕴藏的深刻哲理。章太炎评价王阳明心学时曾说过四个字「自尊无畏」,这四字从《泛海》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作者简介

王守仁

王守仁

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

王守仁(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任刑部主事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其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参考资料

  • [1]何小颜.豪放诗三百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