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中秋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开头便以埋怨的语气落笔,说月光令人费解、难以思议,它所照之处给天下人增添愁恨。然后具体描述月光带来的种种忧思:征人思家,院中离愁,宫中哀怨,战俘怀乡。月光引得种种人断肠落泪,而月亮却浑然不觉,简直是普天下头等傻瓜。全诗构思独特,诗人貌似咏月,实为讽世,手法别致新颖,且不乏幽默风趣。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万里清光不可思(1),添愁益恨(2)天涯(3)

看到万里明亮的月光,不要见月便心猿意马、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驰骋想象,便会平空生出许多愁恨,这许多愁恨几乎遍绕天涯。

谁人陇外(4)征戍(5),何处庭前(6)新别离?

谁在陇上之外长久地驻守边塞,在哪个庭院之前,就要迎来同亲人的分离。

失宠故姬(7)归院夜(8)没蕃老将(9)上楼时。

被人抛弃的姬妾,在这天夜里回到自己的老家;被拘留在异国的老将军,登上楼台远望自己的家乡。

照他几许(10)人肠断,玉兔银蟾(11)远不知。

圆月照着多少人怀着离愁别恨。伤心到了极点地过中秋,明亮的圆月是绝对不会知道的。

注释

(1)不可思:不可思议。

(2)绕:围绕。

(3)天涯:天之边际,泛言边远荒僻之地。

(4)陇外:陇山之外。

(5)征戍:远行防守边疆。古代中原王朝常与西北少数民族发生战争,越过陇山意味着从军征戍。故“陇外征戍”是典型的恨事。

(6)庭前:院子里。

(7)失宠故姬:失去帝王宠爱的后妃姬妾一类女子。

(8)归院夜:夜间回到自己住的寂寞院落之时。

(9)没蕃老将:流落沉沦于异国的老将。如汉之李陵等。月光并照蕃汉,尤能勾动这些身处异国之人的故园之思。

(10)几许:几多,多少。

(11)玉兔银蟾:指月亮。

创作背景

《中秋月》这首诗作于唐宪宗李纯元和十二年(817),当时作者在江州司马任上,是白居易人生的最低谷时期。此诗即是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之后,真实感情的流露。

文学赏析

这首题为“中秋月”的七律,从团圆节想到许多不能团圆的人,同情他们的不幸,分担他们的悲伤,表现了诗人“兼济天下”的宏大愿望。

首联诗人便以过来人的姿态,给人们泼点冷水,告诫人们,在中秋节来临的时候,不要面对明亮的圆月胡思乱想,团圆啦,欢聚啦,该尽情乐一乐啦,这样会生出许多不必要的烦恼甚至愁恨来。由此开头,不难看出,诗人的这首写中秋的诗,不是写团圆欢庆的,而是一反常态,另辟蹊径,专写失意不愉快的。

颔联诗人在这里举了两个中秋时失意的事例:一个是在边塞之外防守边塞的离人,他们长期戍守边疆,难得与家人在一起,不要说中秋时节不能欢聚,就是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一定能跟家人欢聚一次,这是久别的事例;另一个是新别离的事例。这些事例都有典型意义,这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也就是具有普遍性。诗人并不就此搁笔,再举些失意的特殊事例。

颈联诗人在这一联中举的两个事例较为特殊,不是一般的人群;这样普遍与特殊结合起来,便加强了说服力。在号称团圆节的中秋节,的的确确有许许多多的人不能团圆,他们是怀着离愁别恨,无限悲伤地面对中秋的圆月的。

尾联两句不仅点明题旨,令人感到中秋明月,毫无欢乐意趣,反而令人感到一片惨淡;这不是一般诗人所能想到的,这是诗人立意高明之处。

《中秋月》全诗的结构很是紧凑:首联告诫人们“万里清光不可思”,颔联和颈联举四种失意的事例,佐证首联的说法,尾联总结全诗,亮出主旨,一气呵成,真乃天衣无缝。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参考资料

  • [1]秦似主编,唐诗新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1,第883页
  • [2]张春林编,白居易全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01,第1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