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恬亭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太湖恬亭》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诗,王安石在宋神宗时为宰相,因创造新法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后辞官退居南京。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1)

恬亭的栏杆面临小溪绿树围绕,小溪的岸上高高低低的在翠微之中。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太阳落了人在断桥上单独地站立,水中幽静的大树上栖息着飞鸟。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清静地游览才觉得心不累,幽静的地方有谁知道世上还有事情。

更待夜深同徙倚(2),秋风斜月钓船归。

想着到了深夜还要再徘徊,然后在秋风中望着天上挂着的斜月坐着钓鱼船回去。

注释

(1)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

(2)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作者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