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海上》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二句谓从秦始皇所作石桥向东遥望,海水连天,望不到边,徐福入海求仙,空无所获;后二句谓即使能令麻姑仙子为其搔背抓痒,也不能长生不老。诗人通过望海,联想到徐福求仙和麻姑搔背之事,讽喻了秦始皇迷信仙道的作法,充满古今兴亡之叹,含蓄深沉,意在言外。
译文注释
译文
石桥(1)东望海连天,徐福(2)空来不得仙。
站在石桥上向东眺望,海天相连,漫无际涯;徐福一次又一次地人海寻找仙人,没有一次不落空的。
直遣麻姑(3)与搔背,可能(4)留命待桑田。
即使能得到仙人麻姑为之搔背痒,又岂能留住性命等到沧海复归桑田之日?
注释
(1)石桥:秦始皇曾命筑石桥,以便过海看日出之处。
(2)徐福:即徐市。《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仙,名蓬莱、方丈、瀛洲。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3)麻姑:神话中的仙女。东汉时应王方平之招,降临到蔡经之家,年十八、九,能掷米成珠。她三次见过东海变成桑田。麻姑手如鸟爪,凡人背痒时默念,以此爪搔背最佳。
(4)可能:岂能。
创作背景
自古皇帝都想长生不老。唐宪宗和武宗因求仙服金丹中毒,“暴疾”而死。李商隐写了几首专讽皇帝求仙的诗,《海上》便是其中一首。
文学赏析
诗题为“海上”,诗人即从秦始皇遣使入海求仙下笔。
“石桥东望海连天”描绘的是在石桥东望看到的是大海苍茫,海天一线的景色。开头二字便点出“石桥”。诗的首句并非单纯写景,而是景中有人——秦始皇。秦始皇站在石桥上东望大海,希望徐福能早日找到长生不老药返回。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只有一望无际的大海,再不见其它。
“徐福空来不得仙”紧承上句,直写求仙的虚妄无稽。秦始皇劳民伤财到头一场空,徐福也未能寻到神山仙人,从此一去不复返。这一句看似平铺直述,实则讽刺意味加深。诗人说徐福不得仙而不直说始皇不得仙,就比较含蓄有味。妙的是不说“徐福空去”,而说“徐福空来”。徐福本来就是一个靠制造神仙妄说混日子的方士,他是为迎合始皇迷信长生才编造出海上有仙山的神话的。秦始皇竟然信以为真。所以说“空来”,就已包含了“空去”。对于徐福来说,入海求仙本来就是一个骗局,而始皇自始至终充当了一个受骗上当的角色。“空来”二字,把求仙的虚妄、始皇的愚昧可笑都暗示出来了。
“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推进一层,以“直遣”对“可能”,将讥讽之意寓于其中,认为即使遇到仙人,也无法实现长生之想。“麻姑与搔背”,用蔡经遇麻姑的传说故事讽刺其徒劳而返。“可能留命待桑田”用反问口吻,更尖刻地讽刺求仙的虚妄,寓慨深长。
《海上》这首诗的构思和写法颇具特色。全文由两个典故组成。前一个是真实的历史故事,后一个是神话传说,二者本来并不关联。诗人却巧妙地将它们结合起来,先以实事证明求仙之虚妄;再以神话讽刺求仙的无益。前一个典故揭示神仙不可求,后一个典故翻进一层,说明即使遇见仙人也不能免于一死。层层递进,使这两个典故上下紧密勾连,讽刺的意蕴表达得很尖锐也很着实。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郑在瀛编著.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汇注汇校:崇文书局,2015.08:第3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