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馀杭邑客多羁贫,其间甚者萧与殷。
天寒身上犹衣葛,日高甑中未拂尘。
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风吹沙雪纷纷。
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袴恩。
此时太守自惭愧,重衣复衾有馀温。
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
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
劳将诗书投赠我,如此小惠何足论。
我有大裘君未见,宽广和暖如阳春。
此裘非缯亦非纩,裁以法度絮以仁。
刀尺钝拙制未毕,出亦不独裹一身。
若令在郡得五考,与君展覆杭州人。
作品简介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以宾客贫寒开端,继以太守制裘赠送,引出诗题中“狂言”,表明作者虽历经控折,但是关心人民的博爱胸怀并未改变。全诗结构完整,情感真挚,表现出诗人为官的高度责任心。
译文注释
译文
馀杭邑客(2)多羁贫(3),其间甚者萧与殷。
杭州的旅客大多数贫穷,特别贫穷的是萧殷二君。
天寒身上犹衣葛(4),日高甑中未拂尘(5)。
天气很冷,身上还穿着葛衣,太阳老高,锅里还扑满灰尘。
江城(6)山寺十一月,北风吹沙雪纷纷。
十一月里北风卷起沙尘,大雪掩盖了山寺和江城。
宾客不见绨袍惠(7),黎庶(8)未沾襦袴恩(9)。
老百姓没得到襦裤的恩典,宾客们没看见绨袍的馈赠。
此时太守(10)自惭愧,重衣复衾有馀温。
这时候太守很觉得惭愧,自己独拥有温暖的衣衾。
因命染人(11)与针女(12),先制两裘赠二君。
因此便命令染匠和女工,做两件袍子先送给二君。
吴绵(13)细软桂布(14)密,柔如狐腋(15)白似云。
吴绵细软桂布也很结实,软得象狐腋白得象浮云。
劳将诗书投赠我,如此小惠何足论(16)。
作了诗写了信将我感谢,这一点小意思哪值得谈论!
我有大裘君未见,宽广和暖如阳春。
我有大袍子你没有看见,像春天一样的宽广温馨。
此裘非缯(17)亦非纩(18),裁以法度絮(19)以仁。
它的材料不是绵也不是布,我“法度”裁剪用“仁义”装成。
刀尺(20)钝拙制未毕,出亦不独裹一身。
工具不好还没有做完,做完了也不仅包裹一身!
若令在郡得五考(21),与君展覆杭州人。
如果能让我做五年太守,为你覆盖全杭州的人民。
注释
(1)萧协律:即萧悦。善于画竹。此时为协律郎。殷协律:今人疑为殷尧藩。殷尧藩,嘉兴(今属浙江)人。元和九年(814)登进士第,但其仕历似未曾任协律郎。有诗名,贞元、元和间即与白居易相识。协律,即协律郎,掌管音律,属太常寺。
(2)邑客:寄住的外地人。
(3)羁贫:旅居贫苦。
(4)葛:指葛布,宜做夏衣。
(5)甑中未拂尘:形容长时间断炊。东汉范冉,字史云,曾官莱芜县长。家贫,常断炊,邻里作歌:“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甑,蒸食物的陶器。
(6)江城:这里指杭州。杭州在钱塘江边。
(7)绨袍惠:绨,一种厚绸。战国时,范睢曾为魏国大夫须贾的门客,受辱逃走,化名张禄,在秦国做宰相。后须贾出使秦国,范睢穿着破旧衣服装成穷人来见,须贾怜悯他,说:“范救一寒如此数!”送蛤他一件绨袍。后用作朋友间不忘旧交、有所资助的典故。
(8)黎庶:老百姓。
(9)襦袴恩:襦,短袄。袴,裤。东汉廉范,字叔度,为蜀郡大守,废除了禁止百姓夜晚于活以防火灾的旧令,百姓作歌:“廉叔度,来何幕!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后用作官吏有惠政于民的典故。
(10)太守:作者自称。州刺史相当于郡太守。
(11)染人:染工。
(12)针女:缝纫女工。
(13)吴绵:吴地出产的丝绵。
(14)桂布:桂管地区棉花织成的布。
(15)狐腋:狐狸腋下的皮毛,最细软。
(16)论:读平声。
(17)缯:丝织品的统称。
(18)纩:絮棉衣的新丝。
(19)絮:在棉衣、被褥里铺进丝棉。
(20)刀尺:剪刀和尺。指裁制衣服。
(21)五考:唐代自元和二年(807)起,规定州刺史经五考,可转官见《唐会要》卷八一。五考经五年。
创作背景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白居易时在杭州任刺史。萧殷二协律当是杭州幕僚,带京官协律衔,是与白居易在杭州时常在一起的朋友。作者因为看到客居杭州的萧、殷二协律“天寒身上犹衣葛”,所以“先制两裘赠二君”,受赠者作诗写信致谢,他便作了这首诗酬答。
文学赏析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此诗以宾客贫寒开端,继以太守制裘赠送,引出诗题中“狂言”。作者发愿要用“宽广和暖如阳春”之大裘“展覆杭州人”,表明作者虽历经控折,但是关心人民的博爱胸怀并未改变。这大裘的制做方法是“裁以法度絮以仁”,即依据法度,加以仁爱,在任期内有惠于当地百姓。这表现出为官的高度责任心。
从开头到“如此小惠何足论”,叙述的就是制裘赠送的经过。从“我有大裘君未见”到结尾,所写的就是他的“醉后狂言”,这两大段又不是各自孤立的。前一段“宾客不见绨袍惠”与“黎庶未沾襦袴恩”双提,接着虽只就“宾客未见绨袍惠”写下去,而“黎庶未沾襦裤恩”一句,却已给后面的“狂言”埋下伏线。“先制两裘赠二君”的那个“先”字,也与此伏线相照应。后段的“狂言”,即就“先制两裘”推广一层,畅谈了用“裁以法度絮以仁”的“大裘”展覆杭州“梨庶”的政治理想。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严 杰编选.白居易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84-186
- [2]霍松林.霍松林古诗今译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65-267
- [3]霍松林译释.白居易诗译析.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37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