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扬子江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渡扬子江》是唐代诗人丁仙芝创作的一首秋景诗。此诗八句四十字,抓住了船行江中,人的视野灵活变化的特点来布设景物,构思新颖。诗人感受独特,诗中画面新鲜。全诗写秋景、秋声,都从船上人的视觉、听觉的感受入手,这也是它不同于其他秋景诗的地方。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桂楫(1)中流(2)望,空波(3)两畔明。

船行到江心的时候我抬头远望,只见两岸的景色清晰地映照在辽阔的水面上。

(4)扬子驿(5),山出润州(6)城。

扬子驿盖在树林的开阔处,而对面的润州城则矗立在群山中。

海尽(7)边阴(8)静,江寒(9)朔吹(10)生。

海的尽头岸边上阴暗幽静,江面上来自北方的秋风吹起了阵阵的寒意。

更闻(11)枫叶下,淅沥(12)(13)秋声。

枫叶掉落的淅沥声中,岸边送来了秋天的讯息。

注释

(1)桂楫:桂木做成的船桨,这里指代船。

(2)中流:江中。

(3)空波:空明浩瀚的水波。

(4)开:显现。

(5)扬子驿:扬子津旁边的驿站,为沟通长江南北的要津。

(6)润州:唐代州名,故址在今镇江市。

(7)海尽:长江尽处则达于海,指江水入海之处。

(8)边阴:边地的云气。

(9)江寒:江上寒意袭人。

(10)朔吹:北风。

(11)更闻:更:又。闻:听到,听见。

(12)淅沥:拟声词,这里指落叶声。

(13)度:度过,此处指传送。

创作背景

作者丁仙芝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登进士第,直至开元十八年(730)仍未授官,仕途偃蹇,后官仕余杭县(今属浙江)尉,《渡扬子江》是作者被调任余杭县尉渡过长江时所作。

文学赏析

《渡扬子江》这首诗写诗人横渡扬子江时所见秋景,以属于视觉的“望”字贯通全篇,“行”字暗含其中,诗人在行船中远望,故景物一直是移动的。诗人写景中又杂入触觉和听觉感受,写出一片秋意。

首联紧切诗题“渡”字,着重描写江流本身。“桂楫中流望”,是说作者乘坐的船到了江中间,举目眺望。该交代很重要,因为后面所描写的景色多以此为出发点。“空波两畔明”,正是中流所望、江中所见情景。由于奔流的空波界划出了一条明显的界线,使得两岸清楚地分开,各有其自身的景物装点。

颔联便承“两畔”写出。先与北岸,“林开扬子驿”,乘船是动的,向前划进,于是树林便向后退,扬子驿才从树林中展开了形貌。这也说明,唐代扬子驿附近树木很多。“山出润州城”,同样,船在前进,山在后退,逐渐就看见了润州城。两句是以动态写两岸风光,显得活泼。

颈联江海并举,从人的感受写出。“海尽边阴静”,交代这一段扬子江的地理位置,已是海的尽头了。唐代的政治中心在长安,故这里可以称得上是边地。“边阴静”者,谓当时平静无事也。这是大的社会环境。而“江寒朔吹生”,眼前的江水却寒气逼人,这是北风吹拂所造成的。这一句点明季节,包含一个“秋”字。

尾联即承“江寒”写出。“更闻枫叶下”,是说作者听到了岸边枫叶落下的声音,是秋风(朔风)所致,所以说“淅沥度秋声”。最后的两句,给长江两岸的树林和山峦叉笼罩了一层秋色。

《渡扬子江》全诗以乘舟行进时景物递变这一特点来布景构思。首联紧扣诗题,写渡江所见,境界开阔。颔联上承首句“望”字,进一步写“两畔”的具体景象:有山有林,有城有驿,写尽南北两岸景致。语句对仗工整,文字富有表现力。颈联由视觉写到感觉,这两句在全诗中起由景到情的过渡作用。尾联“更闻”紧承上句,写听觉,写寒秋来临给人的感受。作者借景抒情,表现出‘深沉的悲秋之情。

作者简介

丁仙芝

丁仙芝

唐代进士第

丁仙芝(705-763),一作先芝,字元祯,润州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初,举进士不第,开元十三年(725)登进士第,官主簿、余杭尉。《全唐诗》存诗十四首。

参考资料

  • [1]陈明主编.《千家诗》:新星出版社,2016.09:第345-346页
  • [2]中华文化讲堂注译.《中华经典藏书 谦德国学文库 千家诗》:团结出版社,2017.05:第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