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月初残

月初残,门小掩,看上大堤去。徒御喧阗,行子黯无语。为谁收拾离颜,一腔红泪,各留向、孤衾偷注。

马蹄驻。但觉怨慕悲凉,条风过平楚。树上啼鹃,又诉岁华暮。思量只有人间,年年征路。纵有恨、都无啼处。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祝英台近·月初残》是清代词人王国维1906年至1907年间创作的一首词,收录在《人间词》乙稿中。词上半片叙述了离别的场景,下半片由离别场景转到了现实论述。此词宛曲叙来,虽无惊创之笔,然如怨如慕,自有动人心处。全词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月初残,门小掩,看上大堤(2)去。徒御(3)喧阗(4)行子(5)(6)无语。为谁收拾(7)离颜(8),一腔红泪(9),各留向、孤衾(10)偷注。

一月过半,月开始缺损。门外主人送远行者。门外大堤上的大道是行人出发的方向。马车嘶鸣,行人却相看无语。这是为谁收拾离别的容颜,只有一脸泪水。各自回家,剩是孤衾独枕。

马蹄驻(11)。但觉怨慕(12)悲凉,条风(13)平楚(14)。树上啼鹃(15),又诉岁华暮(16)思量(17)只有人间,年年征路(18)。纵有恨、都无啼处。

马车已在途中,行人驻马回首望家,但只感到一片苍然,耳中只听见杜鹃在春风中悲啼,诉说一年的芳华即逝。想想只有在人世间,才会年年离家远行。纵有离家别离之苦,却没有诉说的地方。

注释

(1)祝英台近:词牌名,又名“祝英台”“祝英台令”“怜薄命”“月底修箫谱”等。双调七十七字,前段八句三仄韵,后段八句四仄韵。

(2)大堤:堤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县。

(3)徒御:挽车、御马的人。

(4)喧阗:喧哗,热闹。

(5)行子:出行的人。

(6)黯:沮丧貌。

(7)收拾:收敛隐藏。

(8)离颜:谓离别的悲伤面孔。

(9)红泪:取自晋王嘉的《拾遗记》,后称妇女的眼泪为红泪。

(10)孤衾:一床被子,喻独宿。注:倾泻。

(11)马蹄驻:谓车马暂停。

(12)怨慕:取自《孟子》,后亦泛指因不得相见而思慕。

(13)条风:东风。

(14)平楚:犹平野。

(15)啼鹃:即杜鹃鸟。

(16)岁华暮:谓春天将尽。岁华,岁时。暮,晚。

(17)思量:考虑,忖度。

(18)征路:征途,行程。

创作背景

王国维于1906年秋七月返海宁为乃誉公治丧,直至1907年春三月再赴北京,其间皆在海宁家中。词云:“看上大堤去”,乃纪实。盖王氏故居在海宁盐官镇之周家兜,旁靠钱江大堤,上堤即可观钱江潮。王国维居家所作。

文学赏析

“月初残,门小掩,看上大堤去”,似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化出,但情事有所不同。柳永那句是设想分别后旅途中的孤寂,而这里却是写行人凌晨出发时家人送出门外的情景。

“徒御喧阗,行子黯无语”的场景,有点儿像《雨霖铃·寒蝉凄切》的“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但实际上二者不同。除了一个是车马一个是船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柳永笔下的“无语”是因极度悲伤而凝咽无语,而这里的“无语”却是因不愿流露悲伤而忍泪吞声。“不谁收拾离颜”的“为谁”,可以是“为哪个人”,也可以是“为什么”;“收拾离颜”,是收敛和隐藏起离别的悲伤。“一腔红泪,待留向、孤衾偷注”意思是说,他们都把悲伤的眼泪藏起来,留待分别后孤独的夜晚饭各自去慢慢承受。这是兼写双方。但“红泪”用了玉壶承泪的典故,不过,词的下片写到杜鹃的啼,那是令人想到蜀帝之“啼血”的。因此这里的“红泪”,又是为下片“啼鹃”作了一个事先的铺垫。既然“红泪”与杜鹃啼血的典故联系起来,那么就不一定非得指女子的眼泪了,它可以兼指男女双方分别后长夜相思的眼泪。

“马蹄驻。但觉怨慕悲凉,条风过平楚。树上啼鹃,又诉岁华暮”是写车马已在途中,行人犹驻马回首以望家园,但目中只能望见一片苍然平楚,耳中只能听见杜鹃在春风中悲啼。杜鹃的悲啼声告诉人们:春天很快要过去了。

“思量只有人间,年年征路,纵有恨都无啼处。”三句从写景转向了议论。由于写景已完成了从窄小到宽阔、从爱情到人生的转变,所以议论就可以从人生落笔了。但作者的议论并不单调,他利用一个“啼”字的双关,把议论同前边景物描写中的“啼鹃”和“红泪”贯串到一起,这构思是十分巧妙的。而行子和闺人的离别之恨却没有一个尽情倾诉的机会,只能“各留向孤衾偷注”。其实岂止是离别之恨,征人在羁旅中有多少失意的悲哀,它们是可以随便向别人倾诉的。“纵有恨都无啼处”这一句不仅仅是巧妙,而且也有很深的人生感受在里边。

作者简介

王国维

王国维

近代著名学者、文艺批评家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早年留学日本,后执教清华研究院国学门,为“四大导师”之一。1927年6月,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精甲骨文研究,创立出土材料与文献相参证的“二重证见法”以治史。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等学术专著行世。其少作《人间词话》标出“境界”以为词中胜境。其个人创作亦以此为指归,有《人间词》甲乙稿。

参考资料

  • [1]陈鸿祥.王国维年谱.齐鲁出版社.1991.166
  • [2]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华书局.2006.3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