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仙·吊周仲彬

丹墀未知玉楼宣,黄土应理白骨冤,羊肠曲折云更变。

料人生亦惘然,叹孤坟落日寒烟。竹下泉声细,梅边月影圆,因思君歌舞十全。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凌波仙·吊周仲彬》是元代文学家钟嗣成为亡友周文质(字仲彬)作的一首悼亡小令。这首小令开头三句描画了周文质坎坷曲折、怀才不遇的一生,中间二句在感慨中抒发了作者的人生观感,最后三句回忆作者与亡友的交流情形。全曲情意深挚,曲风悲凉,读之令人潸然泪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丹墀(1)未知玉楼宣(2)黄土应理白骨冤(3)羊肠(4)曲折云更变(5)

在宫殿中的台阶上,你还不知道自己命将不久。黄土下埋葬着沉冤的白骨,羊肠小道弯弯曲曲,天空中风云变幻。

料人生亦惘然,叹孤坟落日寒烟。竹下泉声细,梅边月影圆,因思君歌舞十全(6)

我想人生也是如此迷茫,可叹孤坟之上,夕阳西下,寒烟缭绕。竹林里泉声细细,梅树边月儿是那么的圆。因为这些景致,我想起了你,你能歌善舞,十全十美。

注释

(1)丹墀:批宫殿的赤色台阶或赤色地面。

(2)玉楼宣:指早亡的文土。

(3)黄土应理白骨冤:指周文质怀才不遇,英年早逝,遗恨绵绵。

(4)羊肠:比喻曲折的人生路。

(5)云更变:比喻命运的变化无常。

(6)歌舞十全:能歌善舞,十全十美。

创作背景

周文质与钟嗣成交谊极深,对于二人的交往,钟嗣成在《录鬼薄》中称“余与之交二十年,未尝跬步离也。”周文质于元统二年(1334年)病故,此曲便是钟嗣成为他写的悼亡之作,叹悼尤深。

文学赏析

“丹墀未知玉楼宣,黄土应理白骨冤,羊肠曲折云更变。”一开篇,作者就以遗憾哀婉的笔调描画了周文质坎坷曲折、怀才不遇的一生,表达对周文质英年早逝的无限惋惜。当面对中年弃世的好友那座孤零零的坟墓时,作者觉得理应为其鸣冤。回想起周文质的一生,其间的挫折坎坷、愤懑无奈,如在曲折狭窄、泥泞不堪的羊肠小路上行进般,不但磕磕绊绊,更重要的是面对未来的每一步,都惶惶不安,无法预料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现而今,斯人已逝,唯余座衰草离离的孤坟,在寒烟暮霭中更添凄迷。此时此景,作者想起周文质的一生,再忆起自己这半生来的惨淡艰辛,不由地感慨“料人生亦惘然,叹孤坟落日寒烟。”在感慨中抒发了作者的人生观感。

“竹下泉声细,梅边月影圆,因思君歌舞十全。”最后三句回忆作者与亡友的交流情形。其中,前两句以工丽典雅的词语描绘清幽静谧、诗意盎然的景色,怀想亡友生前的孤标风雅、潇洒多才。在描绘中说明:每当面对竹荫细溪、月影寒梅的清幽之景,作者总会想起那个才华横溢歌舞兼擅的挚友,生出莫名的惆怅,感慨苍茫的人生。至此,前文中被压抑着的愤懑不平在曲子的末尾并没有爆发,而是以如此清丽的景色收束全文,一种对于挚友的深切怀念和莫名的怅惘在曲中悄悄弥漫开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全曲感情抑郁又不失蕴藉深厚,语言沧桑雅致但又清丽婉转,短短的一支曲子,有概括,有感慨,有纪事,有抒情,有景物,有思绪,形式短小精悍,内容丰富深厚,读之令人潸然泪下。

作者简介

钟嗣成

钟嗣成

元代文学家,散曲家

钟嗣成(约1275—1350),字继先,自号丑斋,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久居杭州,屡试不中。历二十年编著《录鬼簿》二卷,有至顺元年(1330)自序,载元代杂剧、散曲作家小传和作品名目,为研究元曲保存了大量史料。所作杂剧今知有《章台柳》《钱神论》《蟠桃会》等七种,皆不传。所作散曲今存小令五十九首,套数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