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春花闻杜鹃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盖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首清新杜甫篇。
作品简介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春花闻杜鹃》是元曲作家吴西逸创作的散曲,这支曲子为作者归隐前后所作,重在慨叹人生苦短,流光易逝,鼓吹急流勇退,及早归隐,摆脱名利羁绊,求得闲适自在。全曲运用白描手法,平易浅近,流畅自然,纯用白话口语,具有天然淳真之美。
译文注释
译文
春花闻杜鹃(2),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3),趱(4)入种桑园。
在春天的花丛中,我听见了杜鹃的啼叫;在秋天的月下,我看着那燕子归去。人情薄得像浮云一样,时光如箭一般飞快度过。留下买花的钱,我快跑到桑园里。
茅盖(5)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首清新杜甫篇。
盖起三间茅屋,秋天在几顷肥田里收获。床头上,放着一本陶渊明的传记;窗台边;抄写几联杜甫的清新诗篇。
注释
(1)雁儿落带过得胜令:由“雁儿落”与“得胜令”两个曲牌组成的带过曲。
(2)杜鹃:又称子规、催归鸟、夏候鸟。其啼声似“不如归去”。
(3)留下买花钱:意即不取高俸禄,喻指弃繁华而归隐。
(4)趱:赶快,催促。
(5)盖:一作“苫”,用草覆盖。
创作背景
吴西逸曾在杭州等地逗留过,也曾为求功名到过京师,可能做过小官,但很不得志,为此甚怀不平。终于,他看破世情,摒弃功名,隐居林泉。《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春花闻杜鹃》这首曲子即为其归隐前后所作。
文学赏析
“带过曲”是散曲中小令的一种形式。小令本以一支为限,但当意犹未尽时,可续拈一支至两支的曲调,此两调间的音律必须衔接,是谓“带过”。初仅北曲小令中有之,后南曲也效仿。有北带北、南带南、南北互带三种。此曲前四句为“雁儿落”,后八句为“得胜令”。作者通过这首组曲,表达了自己厌倦市井人际交往的隐逸之志。这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消极避世的色彩,但末句却透露出作者其实并未忘情世事。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燕”为互文句,春天的花儿秋天的月亮听着杜鹃的声声叫声,春天的花儿秋天的月亮目睹燕子南北往来。节气无声,风景如旧,“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充满时空交错恍惚之感。“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是对偶,人情淡漠善变如天边薄云,风景流逝如离弦的箭矢,表达世态人情给人的空虚和无意义之感以及作者对个体存在有限性的思考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这四句主要写作者归隐之后的物质生活。作者留下买花钱,快步走入种植桑树的田园,有三间用草遮盖的茅屋,几亩长势旺盛的田地,他过着自己精神偶像陶渊明般“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的田园生活,亲身躬耕安贫乐道。虽然不是衣食无忧,但也不至于饥寒交迫,自给自足,同花鸟共忧乐,这与作者追求的超然无累的人生境界相一致。“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抄几首清新杜甫篇”,这四句主要写作者归隐之后的精神生活。作者放在床边的是一本陶渊明的传记,闲暇之余便抄写几首杜甫风格清新的诗篇。作者语气轻松自在,床前明月枕边书,可谓诗意地栖居。实则不然,他虽与陶渊明神交自励,但并不能像陶渊明一样真正达到任真固穷、委任运化的境界。“抄几首清新杜甫篇”一句,虽有“清新”二字故作轻松之态,但不难看出他与同杜甫一样有忧心国家、关心民生的情感。表面上虽潇洒脱略,内心深处却仍不能抛弃现实人际关怀和传统文人价值。这也是作者情深与可爱之处,对现世价值他虽冷眼看穿,但又热肠挂住,他怀有的知识使命使得他终究无法完全退守千里独善其身。在现实中屡次碰壁,但又无法真正归隐遁世,这也是整个元代知识分子积极进取与超脱避世交织的悲剧人格的写照。
“雁儿落”写的是外界环境,包括宇宙环境与社会环境给人人生的幻灭感和历史的虚无感,这也是作者归隐的原因。“得胜令”写的是作者自己隐逸时的处世生活,也是外界环境作用下的结果。此曲运用白描手法,平易浅近,流畅自然。无一典故,无一华艳文词,纯用白话口语,读之纯乎天籁,自有其天然淳真之美。据其对偶之精工多样,句法之整而寓变,比兴之巧妙自然,铺排之饱满淋漓,则可知平淡实来自艰辛。《太和正音谱》评价吴西逸曲“如空谷流泉”,颇中肯綮。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王星琦.元曲三百首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128
- [2]滕 森.元曲三百首彩图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