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载

杨载

元代中期诗人,元诗四大家之一

杨载(1271—1323),字仲弘,浦城(今属福建)人,后徙杭州,初以布衣召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后举仁宗延祐二年(1315)进士。授饶州路同知,历任浮梁州事、宁国路总管府推官。与虞集、范椁、揭傒斯齐名,被人誉为“元诗四大家”。其诗强悍苍劲,虞集称之为“百战健儿”。著作有《杨仲弘集》。
王恽

王恽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

王恽(1227—1304),字仲谋,号秋涧,卫州汲县(今属河南)人。元初文学家,金元著名作家元好问弟子。自幼年至老年勤奋好学,手不释卷。为人耿直,知无不言。诗、词、曲、文都有佳作。与王博文、王旭齐名。有《秋涧先生大全文集》100卷,《全元散曲》辑其小令41首,《元史》有传。
黄溍

黄溍

元代著名的理学家,儒林四杰之一

黄溍(1277—1357),字文晋,又字晋卿,元婺州义乌人。有文名,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台州宁海丞,历诸暨州判官,所至有政声。仕至侍讲学士,致仕卒,谥文献。在州县以清白为治,及升朝行,挺立无所附,足不登巨公势人之门。其学博极群书,而约之于至精,剖析经史疑难,及古今因革制度名物之属,多先儒所未发。文辞谨严,援据精切。有《日损斋笔记》、《金华黄先生文集》。
仇远

仇远

元代文学家、书法家

仇远(1247—1326),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著有《金渊集》六卷。
丁鹤年

丁鹤年

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

丁鹤年(1335—1424),字永庚,号友鹤山人。武昌籍色目人,其父职马禄丁任武凸达鲁花赤。鹤年以父名丁为姓丁。元朝末,父官武昌,遂为武昌人。元亡,避四明。方国珍据浙东,最忌色目人,他转徙逃匿。明初,还武昌,生母已前死,不知殡处,恸哭行求,得骨以葬。晚学浮屠,结庐居父墓。鹤年好学洽闻,精诗律,自以家世仕元,赋诗情词悱恻。有《丁鹤年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谢应芳

谢应芳

元末明初学者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理学家、无神论者。字子兰,号龟巢。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为人耿介,笃志好学。毕生潜心性理之学,以崇正辟邪、匡扶世俗为己任。
周权

周权

元末诗人

周权(1275—1343)字衡之,号此山,处州(今浙江丽水)人。磊落负隽才,然不得志。延祐六年持所作走京师。袁桷大异之,称之为磊落湖海之士,谓其诗意度简远,议论雄深,可预馆职,力荐弗就。后回归江南,更专心于诗,唱和日多。当代名流赵孟頫、虞集、揭傒斯、陈旅、欧阳玄皆推许其诗才。
吴当

吴当

元代学者、诗人

吴当(1297—1361),元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袁桷

袁桷

元代学官、书院山长

袁桷(1266—1327),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曹伯启

曹伯启

元文学家

曹伯启(1255—1333),字士开,晚年自号汉泉,济宁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又出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又起为淮东廉访使、陕西诸道行御史台中丞,后以年老辞而不起。卒谥文贞。其性情庄肃,奉身清约,喜提携文士。能诗文,欧阳玄称其诗“思致敏赡,襟韵朗夷,临文抒志,造次天成”。著有《曹文贞公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