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
甘泉警烽候,上谷抵楼兰。
此江称豁险,兹山复郁盘。
表里穷形胜,襟带尽岩峦。
修篁壮下属,危楼峻上干。
登陴起遐望,回首见长安。
金沟朝灞浐,甬道入鸳鸾。
鲜车骛华毂,汗马跃银鞍。
少年负壮气,耿介立冲冠。
怀纪燕山石,思开函谷丸。
岂如霸上戏,羞取路傍观。
寄言封侯者,数奇良可叹。
作品简介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是南朝文学家徐悱创作的一首诗。收录于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十二》的游览类。
琅琊郡城,齐梁地址在江苏南京城北,为首都建康北面的咽喉要冲,随着南朝版图的缩小,它在军事上的地位日渐重要。齐武帝曾多次亲临该城讲武,沈约、王融等都有描绘琅琊城的诗作。徐悱此诗为酬到溉登城之作。湘东王萧绎为会稽太守,以溉为轻车长史,作为建康北边门户的琅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而,戍守琅琊切不可掉以轻心。
文学赏析
首二句以“甘泉”、“上谷”对起,即不同凡响。言当时边境尚未安宁,由此引出下文琅琊城的防务。“甘泉”,山名,秦在甘泉山造甘泉宫,汉武帝增广之;在长安北三百里。“上谷”,秦郡名,在秦都咸阳最北边,郡界远至今内蒙古境内。“楼兰”,即楼兰国,在西域东垂,汉武帝开河西之后,地最近汉,楼兰代指匈奴。据史书记载,汉文帝后六年(前158),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水,所杀略甚重,烽火通于甘泉、长安。诗人用此事暗喻梁朝不时受到北魏的威胁,作为健康北边的琅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戍守琅琊切不可掉以轻心。
“此江称豁险,兹山复郁盘。”以下六句铺述琅琊形胜设防。城依山而筑,旁临大江,山势纡徐盘旋,林木郁郁苍苍。山川屏障环绕,如襟如带,地势优越险要。山上山下,修竹遍布,蔚然壮观,城上危楼高耸,上干青云。“表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襟带”,张衡《西京赋》:“岩险周围,襟带易守”。诗中借用二事,言凭借琅琊的优越便利地势,必能固守无虞,表达出该城的雄伟气势。
登上女墙遥望,京城地势和繁华之景历历在目。“回首见长安”,用王粲《七哀诗》成句,以长安喻建康,隐含戍守琅琊有保卫京师重责这样一层意思。“金沟朝灞浐”四句,遐望之景。“金沟”,御沟。“灞浐”,二水名,在长安南,即今灞河、浐河。这里以灞、浐代指秦淮河等流水,言御沟与这些水流相通。“鸳鸾”,即鸳鸾殿,在长安未央殿东。“灞浐”、“鸳鸾”切长安,典雅妥贴。京城里,羽盖鲜亮,朱轮华辇,驰骋往来;西域名马,银鞍煜崘,飞奔腾跃。琅琊作为军事要地,护卫京师的责任多么重大!
足踏琅琊城头,凭眺京师,面对一片升平景象,不尽百感交集。徐悱卒时年仅三十,作此诗不过二十有余,故曰“少年”。念及江海未平,烽烟四起,京都亦不时受到威胁,负恃少年耿介之气,不觉怒发冲冠。立功立业,当如东汉窦将军北败单于,刻石勒功于燕然,或者奋力一击,打开函谷关,长驱中原。东汉王元曾说隗嚣曰:“ 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北收西河、上郡,东收三辅之地,案秦旧迹,表里山河。元请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后汉书.隗嚣传》)“开函谷关”,反用其意。“怀”、“思”,具体写出少年壮气,是正面抒写;“岂如”、“羞取”,反面落笔,琅琊既是军事要地,守将当效法西汉绛侯周亚夫严于军纪,绝不能如刘礼霸上儿戏。作为一个有胆识的少年,国家有事,不应也绝不会袖手旁观于道路的! 结尾二句,“寄言封侯者,数奇良可叹”,抒发感慨。李广一生经历大小七十余战,汉武帝以其数奇不予重要,后因失道愆期,被迫自杀,终二千石数十年不得封。数奇者不得封侯,如霸上儿戏的守将却可能得到重用,看来,诗人是有所忧虑的。此外,据《梁书》本传记载,悱“以足疾出为湘东王友”,自伤足疾,故不能慷慨从戎,护卫京师,建功立业,抑或是可叹之一端吧?
琅琊城作为京师北边的咽喉,军事地位重要。诗人借登城寄托感慨,同时亦有提醒执政注意精兵良将防守之意。认为应重视如李广这样的将才,罢黜视军旅如同儿戏的庸才,具有一定见地。全诗以西汉匈奴犯边起调,豪壮苍凉,已然震慑全篇。次琅琊形胜,次回望京师,次少年壮气志操,结以感叹,紧扣登城,文脉清晰可接。诗中用事颇为讲究,“甘泉”、“上谷”,用西京事,以下以长安代指建康,以灞、浐鸳鸾、汗马、霸上儿戏、李广数奇,水道、宫殿、车马、故实,多与西京切合,前后映带,相互发明,文理贯畅,含蕴丰富。此外诗题为“古意”,故多用北方地名代指南方,借用古事以喻今情。若诗人创作时过于坐时拘泥,则不免有失“古意”之意了。
全诗风格刚健豪迈,情调高昂,与梁朝纤弱的文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